“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信贷消费隐含不少潜规则 消费者用卡时应多盘算
查看完整版本:信贷消费隐含不少潜规则 消费者用卡时应多盘算
2010/4/30 12:48:00
[第01页] [] >>
  【核心提示】
  随着信贷消费不断盛行,如今信用卡消费也逐渐成为白领阶层平时购物的消费方式之一。然而,提前先借银行的钱,来透支自己明天的收入,看似很前卫的消费习惯,却让不少消费者因一张小小的信用卡而惹生许多烦恼。
  为此,专门走访了部分白领阶层,而普遍反映信用卡消费的误区及陷阱,则集中在办卡前银行过度发放高额度的信用卡,消费者对信用卡收费上了解甚少等,这一系列问题,反让不少的白领阶层成了彻彻底底的"月光卡奴"。
  第一部分
  【现象】信用卡办卡门槛不一
  随机走访中,了解到,目前信用卡在东莞发放的流程并不是特别的严格。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及少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办卡门槛有着明确的规定外,多数中小型银行,在发放信用卡时,所需要办理的条件不一。
  不少中小型银行为了增大信用卡发卡量,往往采取"摆地摊",或者"扫办公楼"等这类撒网方法,网到一批白领阶层及其他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据在南城某写字楼上班的李先生说,他们办公室楼下经常有某银行在长期驻点,而办卡的条件通常是提供一张身份证复印件,或者个人名片和联系方式就可以了。
  在个人收入证明及财力证明上,多数中小型银行并未有明确地告知办卡人。多数银行信用卡工作人员表示,个人收入个人可以随意填写,附带了公司盖章后即可。然而,在涉及金卡以上的信用卡申请时,多数银行则是相对规范很多。
  不小心成了彻彻底底的"卡奴"
  由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发放信用卡上把关不够严格,多数信用卡消费者目前手上所持有的信用卡,每人平均有两张至三张。而这类消费阶层则以普通的白领阶层,甚至月收入较低的新莞人为主。
  身为某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王先生告诉,他现在手上有四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有些银行跑到办公室里来推销办信用卡时,我也跟着办理。"王先生说,结果一来二去,他现在的消费习惯就是出门消费就刷信用卡,但是每次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就是"瓜分"收入的时刻。"每个月的收入五六千元,但是四张卡都是最低还款,有时还等不到还款期发工资,就会'拆东墙补西墙'。久而久之,还欠下银行共计2万元。"
  信用卡安全隐患滋生
  "您的信用卡消费8000元,请拨打某银行客服电话:400……""信用卡网上购物消费500元"等,近来不少信用卡用户均有收到相关短信内容。据有关信用卡客服人员解释,这类短信往往是欺骗性质,消费者不用理会即可。有少数出现这类情况的消费者,极有可能是个人信息被盗用,或被其他人代办了信用卡,进行了消费。
  市民赵先生也曾经遇到这类情况。"当时是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拿着我的身份证代办了一张信用卡,然后从中刷了五千块钱。幸好,我收到短信后想起来身份证曾被他借过,所以才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业内人士则指出,从银行近年来逐渐扩大信用卡发卡量,降低申请门槛,其中重要一点在于信用卡贷款的回报率较高。据有关人士计算,较之发放其他商业贷款,信用卡以日息万分之五来计息,实际上其年收益不低于18%。
  【调查】近五成"卡奴"是最低还款
  多数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由于每个月的收入有限,之所以办理信用卡主要是可以提前免息向银行借钱,特别是在遇到应急事件,手上无大量现钱的时候,信用卡就成了"救命草"。
  不少受访者还表示,随着手上的信用卡数量增多,使用信用卡消费的几率也更多了。"然而,每个月只有账单出来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欠了银行不少债。"上述有关受访者坦言,所以在无法对所有的信用卡进行全额还款时,只好将每个月的收入按照最低还款金额来交费。
  银行过度发卡实为抢客户资源
  有关国有银行的信用卡部门负责人向透露,信用卡肆意在东莞发行也是近两三年来受各家银行重视。"一方面是为了抢占信用卡消费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发放大量的信用卡开发更多潜在的客户,如为他们提供其他的金融服务等。"
[第01页]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