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择“基”和捂“基”
查看完整版本:择“基”和捂“基”
2010/4/13 11:29:05
  7年前,我是名企业的工程师。当时,我周围的不少同学和朋友们都成了股票迷,股票仿佛成了他们惟一感兴趣的东西。而我心目中最重要的依然是自己的小家庭。在他们研究《炒股秘笈》,大侃彼得·林奇的《在华尔街的崛起》时,我可以丝毫不受干扰地为尽所有可能和孩子在一起。这不光因为我尽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职责,而且觉得没必要那么"投入"。
  2002年11月,开放式基金刚开始在中小城市银行代理发售,很多人对开放式基金的知识一无所知。我通过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逐渐知道了开放式基金的相关知识,譬如:开放式基金在国外又称共同基金,它和封闭式基金共同构成了基金的两种运作方式。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基金单位或股份总规模不固定,可视投资者的需求,随时向投资者出售基金单位或股份,并可应投资者要求赎回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或股份的一种基金运作方式。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基金销售机构购买基金,使基金资产和规模由此相应增加,也可以将所持有的基金份额卖给基金并收回现金,使得基金资产和规模相应的减少。开放式基金已成为国际基金市场的主流品种,美国、英国、香港特区和****地区的基金市场均有90%以上是开放式基金。相对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在激励约束机制、流动性、透明度和投资便利程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我认为,开放式基金刚开始发行时正是好机会。我的理财、投资思维应该"超前"一点,成功的投资理财最重要的是把握时机,宜早则早。虽然,当时的股市还在大调整中波动不止,股权分置改革尚未步入实施,但是,有些先知先觉的人对中国未来的股市可能出现大牛市有了各式各样的预测。记得当时有个经济学者断言:"中行、建行和工行等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将带来中国股市'结构性大牛市'"。我深受启发,投入股市势必要付出过多的精力,下班后的我精力有限,职责还是做我的贤妻良母。因此,开放式基金我准备"捂"上它几年,到儿子考上大学作为上大学的费用。
  恰好,当时华安基金公司发行华安中国A股指数增长型投资基金,于是我一次买了2.5万元,此后的3年多时间,任凭股市如何波动,我一直"捂"着不动。结果,到了第四个年头(2006年底),股市的春天来临,上证指数连续上涨,一路走高,2007年时竟达到6000多点。而我的华安中国A股指数增长型投资基金由最初的1元净值蹿到了3.6元净值。
  在我儿子高考前几个月,我决定"出局",一次赎回了开放式基金,几年下来共赚回6万多元。加上当初投资基金的2万多元"本钱"。基本上与我儿子四年大学的学习、生活费用相当。我这几年"捂"基、"养"基的收成还真不错呵。
  由此看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作为一个理财、投资者要勇于走别人不敢走的路,不要急功近利,一次成功的理性投资理财,带给我的不只是收益,还有那份对自己判断和决策能力的良好自我感觉,这一点也许更珍贵。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