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观念误区
误区一:我没财可理
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时,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遇到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你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元左右。按常理说,小王应该比小刘"更具备理财的条件",事实真是这样么?半年后,小刘存下了3300元,小王只存下了不到60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看看两人的收支情况吧。小王在衣食住行上的开销都要高出小刘,除去这些基本消费,在旅行、健身、购置自己喜爱的电子产品方面还有一大笔支出,粗略算下来,小王2600元的月收入所剩无几。而小刘虽月收入不高,但一切从简,基本消费只有800元,又没有抽烟喝酒等其他嗜好,喜欢看书,每月花费100元左右买书。这样算下来,小刘每月的开销大概在900元,半年能节余3000多元,他还把其中的3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每年到期不取,自动续存。
从上面的对比很明显地看到,小王并不是没有钱可以理,而是根本没有理财的意识。所以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没财可理",要告诉自己"我要从现在开始理财!"
误区二:我不需要理财
有人说了,我就不怎么理财,当然我也不会每月花光光,自己一样过得很好,每年还能剩一点钱够零花。有这样想法的也是大有人在。乍一听,好像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挺好,不用费心,有钱就花,没钱就不花。但细想一下,你就真的不需要理财么?
即使不去考虑过几年可能面临买房、装修、结婚,你就真的高枕无忧了么?假如你或者你的家人突然有人得了大病,需要很多钱来医治时,你该怎么办?也许这时候你只会想"我怎么这么'背'",但如果你平时就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懂得未雨绸缪,遇到问题可能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我们要说的是,很多人有的"我不需要理财"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不论你收入是否真的很充足,你都有必要理财,合理的理财能增强你和你的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也能使你的手头更加宽裕,生活质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