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准备提前还贷的李维迎先生,发现银行账户管理费的计算结果与自己的大相径庭。于是,认为收费不合理的他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银行退还多收的账户管理费及利息。那么,银行的账户管理费是按照"每期剩余本金"还是按照贷款时的"全部本金"收取的呢?
36岁的上海人李维迎(化名)前段时间手头正好宽裕了,就想给自己两年前办理的无担保贷款提前还贷,然而与妻子一合计,却发现银行给出的账户管理费比自己计算出来的数值多了一千多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提前还款发现两本账轧不拢
2008年7月,做服装生意的李维迎正好有批货款没有按时到账,造成手头上比较紧,然而不巧的是,几个月前他已经付了定金的新车此时却恰好到货了,由于一时半会凑不齐购车款,于是他就想去找银行"通融"一下。考虑到贷款金额不大,于是他就选择了办理程序简便速度较快的花旗银行"幸福时贷"个人无担保贷款。
在《贷款申请表》中双方约定,李维迎向花旗银行申请贷款人民币33000元整,实际贷款金额以银行审核金额为准(后银行实际审核金额为27500元),贷款期限24个月,利息按年利率7.7%计算,同时约定"每月按贷款本金的0.49%向银行支付账户管理费"。"银行没有把我申请的金额全部批下来,后来我又临时问我朋友借了几千块钱,买车的钱就凑齐了。"李维迎对说到。
2009年6月,李维迎手头资金宽裕了,一时又找不出太好的投资渠道,便想到了提前还贷。"我生意上事情多,就让我妻子去处理提前还贷的事,她就打电话给银行的人,想知道具体要还多少钱,我们一次性全还清。谁知道银行给出的数字比我们自己算出来的多了1600多元,当时就纳闷了。然后我妻子就问你们这是怎么算的,希望能给我们看看还款金额的构成和计算方法,但打了几次电话去问,可一直都没回音。"李维迎无奈地表示。
计算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为了搞清真相,一个月后,李维迎就和妻子一同到花旗银行柜台咨询。这才搞明白,原来银行的账本和李维迎心中的账本一直"轧不拢"的原因是双方对本金的认定标准不同--银行方面始终按照贷款总额27500元的基数来计算管理费,而李维迎则是按照"每期剩余本金"计算管理费的,于是才会"多"出1000多元的贷款。
可在李维迎看来,既然自己之前每月已偿还了一部分贷款本金,那管理费就应该按照还没有偿还的剩余本金来计算。既然叫账户管理费,那收取的当然是账户里实际金额来计算的,存款账户管理费就应该按照账户里的实际存款金额来算,贷款账户管理费就应该按照账户里的实际贷款金额来算。李维迎说:"要是始终按照当初签协议时的全部贷款本金来算的话,那我们已经还的钱算什么?这不是很不公平吗?"1000多元管理费虽然不多,但为了给自己讨一个说法,李维迎还是把银行告上了法庭,要求银行按他的计算方式退还多收的费用和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