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ennong
2010/4/5 8:18:02
广州居者何时有其屋
定居首期还差点
回家实在不甘心
毕业将近10年了,多年来积积攒攒,定居广州首期总是还差点;回家发展吧,打拼了多年怎能甘心卷铺盖灰溜溜地走?连连上涨的楼价何时是个头?尽管政府正在大力出台楼市的相关调控政策,但真能把楼价拉下来?还是楼价在酝酿新一轮的上涨?蜗居族,是进、是退?居者何时有其屋?
案例1
买不起复式楼
忍痛与女友分手
毕业7年了,错过多次买房机会,如今手头存款首付还差点。
2003年,周松从江西一所大学毕业,任职于某报社佛山站,2005年被调到了该报社的广州总部。手头略有积蓄后开始考虑买房,本来一套60平米的小房,父母资助一下也没啥问题,但女友的父母强烈反对。原来女友出生豪门世家,女方家人提出的结婚条件是买一套上百万的复式楼。无奈之下,两人只得忍痛分手。
之后,周松选择了埋头工作,别人一提房子,他的心就隐隐作痛。2006年,广州房价已涨了一大截。尽管报社也和一些开发商搞过团购房优惠,周松也去看过一些楼盘,但由于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买房的冲动。对于他来说,买不买房不是看楼价是否会涨,而是看自己是否找到了另一半。
2007年,广州楼价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周松彻底放弃买房。2008年,楼价出现了久违的低谷,珠江新城甚至出现了2万元/平方米以下的"抄底价"。在同事的怂恿下,周松去下了2万元的定金,但他转念一想:既然房价跌了,现在买了,价格继续跌不是亏了,于是他最后拿回了定金。
谁知短暂的回落后,去年楼价涨幅甚至超过了2007年。在观望、徘徊、等待之后,周松仍是一脸迷惑:到底该什么时候买房。$$$
案例2
打拼10年
房子依然很遥远
毕业10年了,一直和别人合租,收入积累总赶不上房价上涨。
阿KEN最近在寻找合租者。原籍肇庆某小县城的他,2001年毕业后选择留在广州工作,一直都是以合租的方式,跟不同的同学一起生活。在五羊新城、棠下村、下渡路、东莞庄等地方,都留下过他的足迹。"这几年过的都是集体生活,呵呵!"前一个月,最后一个同学搬出去后,他成为了孤家寡人,"没办法,他们要买房结婚。"
其实,阿KEN感到十分无奈。毕业后,从电脑技术维护人员到电视某新媒体地区技术总监,他做过多项工作,月收入也从最初的两三千,发展到最高的七八千,目前维持在六千元左右。
他也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刚毕业时忙于偿还助学贷款,还要帮补家里、供弟弟上学,基本没有积蓄。"广州房价低时,我的收入也低;好不容易涨了工资,房价也像吃了****,猛涨。现在凑个首期都难。"也正是因为没房,阿KEN在过去几年已换了两三个女朋友。
他也曾经考虑回老家去发展,但一想起在广州打拼过的这十几个年头,他又心有不甘。为了房子,他想过找一个广州的女朋友,想过买限价房的可能;也曾经在业余时间自己捣鼓过一些小生意,在股市上浮沉过。但房子,距离他依然很遥远。"都说居者有其屋,但又有谁能关注到我们这些小市民?"$$$
专家支招
走出"蜗居"出路在哪里?
著名房地产营销策划专家谢逸枫认为,楼市调控下的高房价同时又是"月光族"的群体,租房和买房成两难选择,房子不仅是经济能力的考验,还关系到婚姻、面子等问题。但"为了一套房子困住自己一辈子,确实不值得!"工作好多年依然购买不起商品房,可以去试试看限价房,或者二手楼,资格不够或是还购买不起,大不了先租房,等有钱再购买,或者干脆回老家去买。
出路1:购限价房
业内人士分析,购买限价房其实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实现属于自己的房子梦,还可安心工作。最主要是可以支付得起。毕竟限价房的价格相对商品房更便宜,在首付和银行贷款上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2010年全市土地供应计划显示,今年计划供应商品住宅土地5平方公里,是近年来供地量最大的一年。其中,限价房土地供应约72万平方米。
出路2:买二手房
手头实在紧张,可以选择二手房,满足结婚和工作等需要。首先二手房的交通、生活、商业等配套往往非常完善,具有成熟的小区配套和入住气氛。更重要的是,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优惠,折扣上也比商品房更多。此外,二手房都是经过了好几年的使用期,房子潜在的问题都已经暴露出来,很容易看出来。
出路3:回老家买房
日前,在广东代表团分组会议上谈及广州、深圳房价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化州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宝安分公司经理陈华伟语惊四座:"房价不是我们开发商决定,是由市场来定的。现在说房价高,但没有人叫你去广州买,也没有人叫你去深圳买啊,你回老家买就可以啊。为什么要到广州和深圳买呢?这证明这个市场还有吸引力,有价有市,才卖得掉!"
同时,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在接受中国广播网采访时,在感佩女性"蚁族"们刻苦、乐观、充满团队精神的同时,建议说:"其实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发展得非常好,发展速度非常快,倒不一定非要挤到北京、上海来。我去的江阴、宜兴等很多二三线城市,他们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工资水平都相当不错,而且房价又低,同样的工资,你住的房子可以更宽裕一点,为什么不考虑呢?"$$$
观察
不买房,何以为家?
现在的高房价,对于普通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面对房奴们的抱怨,曾经有不少专家、代表、委员都提出一个观点:年轻人不要急于买房。确实,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年轻人急也急不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年轻人就不需要房子,"不买房"只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
"家庭"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房子"代表着家庭,也代表着一个人的根基。因此,我们不能以外国人的习惯和思维,来衡量房子对于中国家庭的重要性,只要稍微能够咬牙挺住,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房子,拥有自己的家。父辈们可以通过单位福利分房、集资房或者自建房等方式,达到安居的目的。那么年轻人呢?在如今的制度下,只能靠市场。
"有恒产者有恒心!"在一个城市里打拼,如果不能拥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相信在经历10年浮沉之后,非不得已,没有几个人会原意继续留下来。房子,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民生的问题,更是民心的问题。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目前有心在广州买房的年轻人,大多是大学毕业的小白领,他们的户口要么在单位,要么在人才市场挂靠,都是属于集体户口。在工作几年之后,有不少人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按照目前的婚姻登记制度,如果不能够将户口单独落地,就无法去领结婚证,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就是结不了婚,讨不上老婆!也就建立不起属于自己的,并且得到法律保护的"家庭"!
不买房,何以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