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在2月份CPI数据接近全年调控目标下限的情况下,各大金融市场却始终震荡不断,理财市场因此产生了强烈的保本情绪。而投资者再次感受到稳健理财的重要性,债券类理财产品也重新抬头,发行升温。
昨日,从相关方面了解到,在3月份第二周,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81款,比上周增加38款,市场占比为56.64%;而信贷类理财产品仅占30.07%。
抵御通胀
据悉,债券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等,一直比较"低调"。但近来债券类产品收益稳定且高于一年期定存利率,引来了诸多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近期发行的货币债券类产品中,并非所有产品都承诺保本,但债券市场的走稳有利于提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据介绍,目前通胀率为2.7%,一年期定存利率不过2.25%,通胀压力显现。而目前市场上收益较高的一款两个月期限的货币债券类产品年化收益率在2.6%,已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能够起到抵御通胀的效果。
有分析认为,债券类产品之所以保持优势,不在于其收益性,而在于其流动性和安全性。其收益率一直不高,在1.4%至2.5%之间。然而,由于其投资标的主要是国债等低风险债券,所以风险较低。
潜伏风险
不过,债市并非无风险。理财师表示,与国债、央票不同,一些企业债尤其是无担保的企业债风险比较高,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程度、资金的总量和投资期限综合考量选择。
此外,债券市场目前正在孕育阶段性机会,部分品种、部分期限已经存在较好的短期投资机会。
鉴于此,相关理财分析师提醒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应注意投资期限、收益率、风险等因素。首先,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债券类产品收益率较低,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其次,同样一款相同期限的债券类产品,发行银行不同,收益率也不同,投资者应注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产品。
另外,由于债券类产品的收益率和市场利率直接相关,所以市场资金面较为宽裕时,这类产品的收益率也会下浮。那么,投资者应如何选择这类产品的投资期限呢?
为此,理财专家表示,债券类产品的投资期限宜适中。比如配置1个月期以下的产品,因为在目前货币市场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利率保持低位,所以容易受到影响;如配置期限过长,在此期间央行加息,产品收益率也等于变相下调,因此3个月期产品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