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投资香港勿忘风险
查看完整版本:投资香港勿忘风险
2010/3/19 22:00:58
  两年前的雷曼"苦主"伤痛未平,投资KODA(累计期权)的内地富豪,数千万元身家灰飞烟灭惊魂未定,获悉,近期又有香港的基金,通过各种渠道来内地拉客户,希望投资者投资香港金融机构发行的基金等理财产品。理财专家表示,香港理财市场更成熟,投资品种更丰富,但对理财知识不足的内地投资者而言,风险也不少,想去香港理财市场冲浪,要先学会游泳。
  KODA事件教训深刻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回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又逐渐恢复,理财市场又渐渐活跃起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金融理财品种自然百花争艳,内地投资者近几年也成了香港理财市场的重要客户来源。日前就有一位香港朋友向透露,某著名金融机构的理财师近日要来上海,介绍香港的基金投资机会,建议去听听。
  忽然想到去年的KODA事件。去年7月,有6位内地投资者向香港金管局投诉称,被香港银行欺骗购买股票累计期权,涉及总金额约几亿港元。据称,他们在香港的星展、汇丰、花旗和荷兰银行等开设私人银行户口投资,非但自己数千万元身家很快灰飞烟灭,反而还倒欠银行一笔巨额债务,这场变故,源于银行推销的一种叫KODA的投资理财项目。KODA其实是一种与股票挂钩的期权产品,它设有取消价及行使价,在一年期限内,以低于现时股价的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双倍吸纳股票,而且一直要买一年,因此风险极大。
  了解自己 了解产品
  自去年7月末见顶以来,沪深股市表现一直疲弱,而港股和海外主要股市普遍偏强,加上香港的理财产品种类丰富,因此不少内地投资者萌生了去香港投资的想法。当然,相信现在香港的理财客户经理,不会再向内地投资者推荐类似KODA的产品了,但香港理财品种五花八门,投资者很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因此在决定去香港投资前,应先做好准备,了解香港理财市场和理财产品的特点,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了解你的理财师和理财机构是否负责任。
  据了解,目前香港金融机构主要吸引内地客户投资其发行的基金。和内地一样,香港基金的种类,从股票型到债券型、从混合型到货币市场基金等,一应俱全。此外,香港还有专门投资于黄金市场的黄金基金,专门投资于房地产的房地产信托基金。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对冲基金也允许向散户销售。不同类型的基金,适合不同的投资者,不能仅听理财师一面之词,投资者自己也要"以史为鉴"。
  受到雷曼迷债事件影响,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与金融管理局,对金融机构理财市场的管理更加规范,尤其是对涉及衍生工具的零售投资产品。金管局还建议,在销售文件上加入警告字句,提醒投资者注意有关风险。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