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买了房想退买的车狂抖 且看他们如何维权?
查看完整版本:买了房想退买的车狂抖 且看他们如何维权?
2010/3/14 20:36:59
  付了买房定金,杨老太后悔了
  就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传出可能添加"消费后悔权"条款之时,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周晖昨透露,市民杨老太就在该市消协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将买到的房子"后悔"了一次。
  2009年4月14日,汪先生60岁的母亲杨老太独自到中介公司看房,并在中介的推荐下,选中了一套使用面积33.69平方米,房产性质为居住权的房屋。现场,杨某交付1万元购房定金和5000元房产中介费。回家后,老人和家人商量后后悔了。于是汪先生代表母亲多次与中介公司协商,始终无法达成协议。
  无奈之下,杨老太向秦淮区消协寻求帮助。中介公司对此强调自己无过错,并无违规行为,是消费者的购房行为不理智。
  秦淮区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发现中介在服务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首先,消费者的年龄已经超过了60岁,中介应该知道其是不能办理公积金贷款的,而在双方交易过程中,销售方未明确告知消费者,导致消费者购房只能办理商业贷款;其次,所售房屋性质为居住权,虽销售方承诺只需补交相关手续及费用,可以转成产权房,但于法无据,属无效承诺。
  面对消协工作人员的调查结果,中介公司和屋主表示可以退房退款,但一再强调,消费者自身也存在选择失误,应该承担一部分损失,对此老太太也表示认可。
  秦淮区消协指出,其实在购买过程中,买卖双方都存在过错,而法律并无硬性规定条款。而消费者又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最终,在消协努力下,屋主、中介和消费者三方达成协议:由中介公司和屋主退还13000元中介费和购房定金。
  点评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周晖指出,这是一起典型的"后悔权"调解案例,无论对商家还是消费者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在日常的消费中,有的商家为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往往会运用各种促销手段乃至花言巧语,让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是接受服务。对此,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建议能够在即将修订的《消法》中,增加消费者"后悔权"条款,保障消费者权益。
  竹片糠皮砌进新房墙体
  买的新商品房,墙体里竟然砌着竹片、木屑和糠皮,这让金坛消费者胡先生窝了一肚子火。2006年胡先生在金坛某开发公司买了一小区130平方米的住宅一套,2009年8月装修房子时,胡先生发现客厅、餐厅和卧室墙体内有大量的竹片、木屑和糠皮类的东西,与购房合同中约定的砖混结构、水泥沙子坯灰的条款不符。找开发商处理,开发商说这是新型建筑材料,可又拿不出相关的材料和证据,也不愿承担责任,胡先生无奈向消协投诉。经调解,开发商最后同意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另行将房屋出售后由新的购房者直接与胡先生办理过户手续;开发商全额退还胡先生购房款43.02万元,支付胡先生银行商业贷款27万元的利息6.4万元和已经花出去的装修费用3400元,开发商承担该房再次出售的房产交易税和过户费近3万元。
  点评
  买房是大宗消费,而墙体里究竟砌了什么,还真是不易发现。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首先买房前需认准开发商的资质,多方比较;其次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投诉,以免拖久后不好取证,不利维权。沈龚尚徐晓风
  165万原装进口车抖个不停
  买了165万元的原装进口车,回来后车子却抖个不停,南京消费者秦先生就碰上了这种倒霉事。
  去年8月份,秦先生从4S店提回价值165万元的新车,就发现车子有异响和抖动,4S店却表示车是原装进口的,以前也没出过此类问题。第二天,秦先生开车去上海4S店检查,也没能查出故障。从上海回来后,车子抖得更厉害了,秦先生只好再次将车子送进南京4S店,结果过了一个月,4S店才通知他来取车,但车子问题仍然没有解决,4S店也无能为力。最后秦先生无奈去消协投诉,经协商,最终4S店为秦先生换了一辆新车。
  点评
  消费者不能盲目迷信原装进口汽车,买新车可以用临时牌照试驾几天,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另外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投诉,拖延时间越长对消费者越不利,事发当时要拍照等保留证据,并及时和4S店取得联系,不要到路边店做应急处理,以免丢失证据遭4S店拒绝维保。
  商场卖手机给未成年女孩
  12岁的小女孩自己去买手机,商场卖不卖?去年3月,连云港()消费者刘先生到消协投诉说,自己12岁的女儿2月1日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自己去某商场买了一部价值千元的手机,因为怕家长骂,一直到一个月后才跟家长说明此事。
  家长随即到商场去交涉退货,结果商场拒绝说,当时是孩子执意要买,商场并无强卖行为,也没有在价格和质量上欺骗消费者。
  对此消协认为,连云港这个小女孩年仅12岁,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尚未成年,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而购买手机等贵重物品的行为明显与她年龄、智力不相适应,也非生活必需,且未征得其父母同意,因此本手机交易缺乏法律效力,经调解最终商家同意退货并对家长道歉。
  点评
  消费维权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商家也要自觉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