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50岁买房,尊严和压力哪一个重要
查看完整版本:50岁买房,尊严和压力哪一个重要
2010/3/14 20:24:49
  50岁买房,听来有点耳熟,仔细一想,原来和任志强的"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与南方某市长的40岁买房之论异曲同工。可问题是,我们要等到内退年龄再去买房了,温总理说的"幸福"和"尊严"又该安放于何处呢?
  笔者作为一个80后房奴,能深切体味到买房还贷的艰辛与苦涩:在"啃完父母"所有的积蓄之后,我们还必须要将自己最"风华正茂"的时光变成房奴历程――穷尽所有的工资积蓄献给开发商利润、银行利息和政府的GDP。面对这样的重压,任谁也是不愿做"房奴"的,可社会上为何还有如此之多"甘心情愿"的房奴存在呢?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的起始当源于房子。
  某报曾采访过我关于年轻人"三十而立"的问题。采访时,曾这样反问过我,没有房子就不能算"立"吗?这个问题很难,可我最后还是肯定了一下:是的,没有房子,当然不能谈"立",因为房子的价值不在于房子本身,而在于房子背负着太多的公民权益――养老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户口问题,等等。如果没有房子,年轻一代人谈"立",将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除非自己愿意做个阿Q。50岁买房,意味将年轻人"立"的标准又往后推了20年,试问,年轻人的幸福与尊严,应该去哪里寻找?
  更为可怕的是,"房奴"生活会消磨掉一个人的意志。古人云,"有恒产者有恒心"。对于青壮年来讲,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远远要比事业受阻、求职遇挫更受打击。
  本质的问题在于,住房权是社会的基本权利,任何人都不可以剥夺哪一个年龄段的住房权。虽然,住房权的实现可以分为"居者有其屋"和"居者有其所"两种方式。但是,在经适房、廉租房制度屡遭摒弃的今天,房地产商和政府又拿什么来实现"居者有其所"的承诺呢?相比而言,即便要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每一个人也是愿为实现"居者有其屋"而努力的。
  这个时候,或许我们应该唱起赵传的那句歌词:"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哪一个重要。"50岁买房,问题不在于50岁能否买得起,而在于一种权利的丧失与迷惘,更在于社会对民生的置若罔闻与不管不顾。不是说年轻人自己太矫情,而是说现实给年轻人提供的生存空间确实越来越逼仄了。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