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10/3/3 16:57:30
"网购"于我们早已不再陌生,而"抄号一族"正在网购大军中兴起。所谓"抄号一族"是采用"线下选、网上购"的方式,即先到商场挑选商品,抄下货号,再到网店购买。小到一件衣服,大到家用电器,他们乐此不疲。这样的购物方式,已经成为众多年轻白领的首选。
"抄号族"多以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生为主,他们的特点是喜欢购物,但又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撑,于是只在商场逛,记下衣服、鞋子和化妆品的货号。然后,他们上"淘宝网"等购物网站搜索,基本上都可以找到想要的东西。一般来说,同样商品在网上和商场、专卖店等的价差能达到30%左右,"抄号族"们靠此每月能省下不少钱。
的朋友王莘在"抄号族"中可谓"经验丰富"。有一次,王莘看上了一条裙子,可1000多元的价格让她咋舌。"我当时摸着那料子,觉得实在不值这个钱,可是款式自己又的确喜欢,去试穿了几次都没下得了决心买。"正在王莘犹豫不决时,朋友告诉她可以尝试抄下货号去网上找代购的方法。后来,王莘果真在网上以6.5折的价格买到了这条裙子。至此,王莘一发不可收,彻底加入了"抄号族"。
类似于王莘的"抄号族"不仅买衣服,还买书、买家电。雷青苇一家都是书虫,以前每个月花在买书上的开支,总让她这个家庭主妇心疼。后来他们尝到了网购的甜头――最贵的也不过七折,还装在规规整整的纸盒里,不管阴晴雨雪总在两天之内送到家。雷青苇说:"第一次尝试这么做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顾虑的,可是看到那么多'英雄所见略同'的人,都神态安然地在随身带的纸条上奋笔疾书,也就理所当然了。"
在王莘的带动下,好友徐小姐也加入了"抄号族"的行列。前不久,徐小姐居然还在网上购买了一台对开门冰箱。这款冰箱在某电器商场活动期间售价是6780元,除去返还的500元现金券,折合6280元。而网上店家的售价是5200元,一下就节省了1080元。
如今,网上的东西比商场的便宜已经是网购族的共识。随着网购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在网上开起了网店,商品也基本上与商场同步。正是因为既可以买到最新款的商品,又能省钱,所以,很多年轻人甘愿当起"抄号族"。
即使和卖场的售货员"躲猫猫",许多网友也愿意在网上选择信得过的店家和代购商,"就算是新上市的品牌服装,通过代购也可以拿到7折的价格"。这是26岁的孙女士长久以来乐于做"抄号族"的原因。
网友"流浪在途中"在论坛里就和网友们分享自己的试穿经历:"我经常是在实体店试衣服裤子,再到同一品牌的网店网购,网上一般都是实价的六折。感觉没有质量问题。"
这种购物方式如此诱人,"抄号族"们纷纷在网上互相传授经验,总结了一套在现场拿到货号的"秘笈"。这些办法五花八门,网友们总结了以下招数:隐蔽偷拍法、死记硬背法、瞒天过海法、转移视线法。比如进了试衣间就关门,迅速拿出手机把货号拍下来;还比如,如果商家不许拍照也不许抄号,就多看几眼,死记硬背,离开柜台后迅速就把货号记下来。
不过,"抄号族"也给商场的服务人员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为顾客提供服务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现在抄号的顾客渐渐增多,有用手机拍的,有用笔纸抄的,甚至有顾客想摘下货号的,经常防不胜防。"某商场的一位售货员对此十分无奈。因此,商场也纷纷出手防止"抄号",与"抄号族"打起了游击战。
"抄号族"有秘笈,售货员也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阵势:全程监视法、适时打岔法、贴身紧逼法。比如剪下货号牌、用不干胶将货号遮挡起来、更改货号等。有的商家干脆要求售货员贴身跟随顾客。有的品牌厂商还加大对代理商的管理,比如,禁止各代理商在网上销售新款服饰,只能销售过季的断码服饰,否则进行严惩。
业内人士认为,网购以及商场经营模式的缺陷催生了"抄号族"。在网上购物,比如买衣服不能试、买家电只能看说明书等。而另一方面,商场的东西可看、可试、可换,但是对于没有太大经济实力的年轻人而言,价格又颇高。而针对新款商品的优惠力度很小,即便是碰上重大节庆日,商场也是折扣较小或者送券,而为了花掉券就需要购买一些不急需用的东西,造成了浪费。
"抄号族"的产生并族群扩大,给商场、网购市场一个启示:在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下,如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改变现有经营模式,保证产品质量,使得商品更加"价廉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