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高房价下 以租代买尤可行
查看完整版本:高房价下 以租代买尤可行
2010/2/25 8:19:16
  2009年的股市楼市可谓风生水起,背后是政策之“风”和货币之“水”。新年伊始,政策风云突变,楼市要顺应国十一条的风向,还要面对央行上调准备金的压力。然而,政策风云的变化并非都是利空,详细解读,还有些很深的道理。

  国十一条化解物业税利空

  国十一条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5项:增加供给、抑制投机、加强监管、安居工程及地方负责。值得一提的是,前期在某些媒体空转了好久的房地产行业最大利空——物业税,在国十一条中却只字未提。

  站在购房者的角度,美国人买房缴财产税,按美国加州1.3%的税率,51年所缴税款超过了买房的全部本金,不少新区还要再加1%,按2.3%的税率计算,只需30年,房产投资的本金就归零了,美国很少有人把房地产作为长期投资的工具。坦率地说,笔者一直没弄明白中国的物业税是什么概念。如果指财产税,那么开征物业税的前提是要搞土地革命,先要让国有土地私有化,否则就是一个悖论,等于让扛长工的农民替地主缴税,让住酒店的旅客在房费之外为酒店纳税,这个悖论说到哪里也讲不通。此外,开征任何新税种,依法都要经过全国人大的核准,未经人大审核就模拟开征物业税的空转,在法律上来说是空穴来风。

  假设不搞土地革命,房归房,地归地,房主缴房子的财产税,地主缴土地的财产税。这在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但若把账算清楚,开征物业税就会使中央财政破产。假设征收2%的物业税,房子占1/3,土地占2/3,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城镇的房地产总值(包括工业和商业地产在内)约300多万亿元,以此为基数,中央财政每年要为价值200多万亿元的土地缴纳4万多亿元的税。虽然同时还有各类房产主上缴的1万多亿元,国家作为土地拥有者的净纳税额每年还是有3万多亿元的缺口。国家缴税虽说是左口袋交给右口袋,但由于税种不同,用途不一,国家还是要依法规定税收预算收支。现在中央一级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了,哪里还能单列出3万多亿元国有土地的物业税支出呢?

  所以,国十一条化解了物业税开征空转的威胁,这仿佛是一块石头落了地,应理解为一大利好。本轮调控的目的是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业的平稳均衡发展,调控的基调是降温,而不是熄火,这是理解和执行国十一条的重要前提。

  调准备金率剑指高房价

  自20世纪80年代开启商品房市场以来,城市住宅价格基本上有年均14%~15%的上涨。从长期的趋势看,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首要是央行的超额货币供给。若以央行的广义货币(M2)增速减去中国的GDP的增速来计算,超额货币的年均净增长速度高达14%以上,因为M2速度为年均23%,同期GDP的增速年均8.9%。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