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不算不知道,一算真不少。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说,理财机会在过去20年频频出现,把握理财机会需要一定的投资理财基本知识。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能一味为了追求资产增值而降低生活的幸福指数,更不能抱有一夜致富的急功近利的想法。
只要做个有心人,学点理财知识,经常关注国家大事或许就能抓住理财市场的机会,获得比较好的理财收益。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通过多年的观察,得出了这一结论。
王世豪告诉,从改革开放30年来,投资理财市场从无到有,从初具规模到产品日益丰富,这中间充满了多次投资理财好机会,如果能够及时抓住,就能得到比工薪收入更高的财富增长。"理财能为我们带来财富和快乐。"
股市机会不少
从股市来说,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老八股",到现在的牛熊转换,这中间至少有6次以上比较好的理财机会。
具体来看,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成立,上海老八股就成为挂牌交易品种,虽然购买不像现在那样方便,但只要买到就赚钱,因为股票在当时是稀缺资源,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想尝试当股东的滋味,而股票只有8只,严重供不应求,所以,股价几乎是每天都在上涨,如果能大胆介入,收获不小。由于当时对股票为何物还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大多数人也只敢拿出一小部分的资金"玩票",但一旦尝到甜头,那就会对股票产生兴趣。那些先行一步的人,就可能更关注市场变化。
在"老八股"之后,证券市场迎来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扩容时代,市场新股以认购证的形式发行。认购证成为1992年中国部分先富人士获取第一桶金的捷径。一张认购证30元,100张就是3000元。谁也没想到,3000元或许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一张认购证中的原始股最多的可赚1万元左右,滚动操作的话,100张认购证可赚50万元以上。认购证造就第一代股票大户。不过,在1992年的时候,要能拿出3000元的现金,也算是有钱一族。"万元户"是当时一个令人称羡的富人标志,这也可以想象3000元在一般白领家庭中的份量。
王世豪说,许多人都后悔当初错过了认购证的机会,其实并不需要后悔什么,因为后面仍有机会。有市场就有波动,经过大涨之后市场大跌,从最高的1558点下跌到1994年7月的325点,这样的点位进场抄底,不是又等于买了认购证吗?之后股市上涨,同样带来的是资产增值。
这样的机会在1996年1月也出现过,股市下跌到512点,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1997年前后,摇新股成为不少人的稳妥的投资渠道。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只要用资金去申购新股,中签了,回报也相当高。网上曾流传一个用7万元坚持摇新股10年变40万元的故事,收益率是否有这么高,还待考证,但可以肯定,摇新股在过去10多年确实能带来无风险而且比银行利利息高得多的收益。
进入21世纪,股市经历了长达5年的熊市,市场机会在2005年6月出现,上证综指跌破千点大关,为998点。随后股市开始逐步上扬,进入了一轮大牛市。从2006年到2007年10月,上证指数达到了6124点,一年多涨了6倍。2009年上半年,股指又从1664点上升到3478点,涨了1倍。
因此,可以说,股市的机会始终存在,有大涨就会有大跌,作为一般投资者,把握理财时机非常重要,但不能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