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10/2/24 11:20:20
网上晒账单
春节花了多少钱?
还是说了吧:春节期间从银行取了2万元,现在身上所剩无几,基本是给老人、小孩用,用在自己身上的不到200元。
朝天门看海:孝敬岳父岳母花费5000元,给孩子们压岁钱共花1700元,给亲戚朋友买礼品花费3000多元,往返车费1400多元,其他开销300元。
二十八宿:我属于低收入群体,但今年春节也花了7000多,主要是给压岁钱、吃饭、放鞭炮、走亲戚准备礼品等。
小愚公:跟上面的网友比,我突然觉得过年没回家也不是坏事儿了。8角买一疙瘩咸菜,5块钱买20个馒头,节日值班吃。
村委常委:半年的工资全没了。
水煮瓢儿白007:我过年在家里宅了近8天,开销仅100多元,够省吧!
春节钱都花在哪了?
◆置办年货,越来越高端
土豆: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临到年关勒紧裤腰带也得买些好年货。我打算给父母买个血糖仪,可以每天检查,督促他们注意饮食。
买黑妹:我给爸妈买了台笔记本电脑,让他们在家里平时也娱乐娱乐。
小微:今年大年初一正赶上情人节,给老公买了一只玉的转运珠,尽管价值不菲,但代表我的一片心意。
◆请客送礼,一个也不能少
阿雷:我卡上一共也就不到两万元钱,去每个长辈家拜年都不能空着手,父母那边的亲戚还都要请一桌酒席,到初三晚上,卡上已经没多少钱了。
草原:春节给女友买了部3000多元的新手机,再算上给长辈的礼物、礼金,请同学吃饭等等,先后花了万把元钱。眼下,腰包瘪瘪的我只好从头开始攒钱了。
◆发红包,快被压岁钱压垮了
一粒尘埃:我们小时候收红包的时候一般都是两位数,现在一个红包哪有少于100的,春节回家少不了走亲访友,估摸算下来就得送出去四五千块钱,想想还真有点害怕啊。
ZZ:杯具啊,前几年还能收压岁钱的我今年变散财童子了!才工作一年,工资少得可怜,回家给亲戚家的孩子压岁钱,真快把我给压垮了。
新春佳节,年年喜庆,也年年花钱。春节黄金周结束了,网友们纷纷在网上晒起了春节账单。面对节日的巨大开支,网友们叫苦不迭地称自己成了"节奴"。节前忙着给亲戚朋友买礼物,回老家又要马不停蹄地到处拜年,走不完的亲戚数不清的酒宴,春节里因为送礼掏空了口袋,还折腾得筋疲力尽。不少网友慨叹:这年过得咋这么累呢?
礼尚往来,
把人变成了"节奴"
三里屯:春节就是走不完的亲戚、见不完的朋友、数不清的酒席、闹不完的聚会……一个字:"累",说是"节奴",还真贴切。
海天云雨: 送礼风太重了,春节变成了一桩沉重的工作。
施雪华: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文化是产生"节奴"原因之一,而消费文化背后的"面子文化"为根本动因。当"礼尚往来"后自己变成了"节奴",就成为了一种心理负担,也就失去其原本的庆祝传统春节的意义了。
发烧友:以前有句话叫"礼轻情义重",现在就变成"礼多人不怪,礼重不压身"了,风气一日不改,"节奴"一日不得解脱啊!
话不在多:春节,是应付人情的时间,是个很累的节日。对一些人,面子上的你来我往占第一位,感情是次要的。有的人明明没有送礼的闲钱,还打肿脸充胖子,硬撑着来往,结果变成经济和身心上的负担。
春节成春劫,
如何为"节奴"解套?
◆让春节回归亲情本质
燕子听海:其实过年给亲友送上礼物应该是自己乐意、大家开心的事情,心意最重要。送礼量力而行,别让人情礼压弯了春节的腰。
过桥米线 :春节的本意在于一家老小团团圆圆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在于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这团圆,这快乐,绝不是钱到意到。花出去的钱让自己不开心,年也就变了味儿。
宝贝海豚:不能将亲情与金钱、礼物错误地联系到一起,如果过分看重自己"出手"的东西在亲戚朋友眼中的分量,实际上是对春节的一种舍本逐末的错误理解。
◆开心过年,别拘泥旧俗
杨子空间:我们有必要为了面子而不要里子,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像放炮竹一样集中在春节这几天可劲挥霍吗?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春节过得开心轻松些呢?
渡口:大家都知道这样过年太累,可是年年还是如此,可见咱们大多数还是喜欢随大溜,大家要有向俗套说"不",按照自己的意愿过节的底气。
过年开支比比看,你属于哪一族?
●节日开支为1000元以下:酷抠族
●节日开支为1000到5000元:人情族
●节日开支为5000到10000元:恼火族
●节日开支为10000元以上:奢华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