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放爆竹的风俗是很难取消的,新年给"红包"的风俗更是"顽固不化",毕竟都是喜气洋洋大吉大利的事。年末,公司给员工发一笔钱,其实就是老板给的"压岁钱";大人在大年夜给小人一个红包,其实就是孩子的"年终奖"。
如何用"红包",当然很值得细细盘算。理财专家指导说:给"红包"最好不要给现金,给了现金对培养孩子没有好处,难道我们不能开出一片给压岁钱的新天地?
有人请教:那您开一片新天地给我们看看?
一位理财专家回答:可以给孩子纪念金币银币,还有债券、保单、股票、彩票、保险……
请教者立刻打断:您还是在铜钱眼里转圈子嘛!我想,其实古辰光用红绳子穿了铜钱,除夕那天压在小人的床脚,已经用的是现金了。
小孩子盼了365天,就盼望有钱的这一天,拿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压岁钱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他们盘算过了,拿到"红包"就到网吧去打游戏,到书店买动漫书,请同学吃肯德基……或者买一个喜羊羊玩具,买一个会说英语的芭比娃娃。
他们不会因此而成为纨绔子弟,但是成为"玩酷"子弟还是很有可能的。
大的女孩子拿到压岁钱就有了高一个层次的盘算:整形去!或开双眼皮,或垫高鼻子什么的。等到高中毕业大学毕业以后,到用人单位去面试,成绩好坏和学校名气固然重要,但那些素不相识的招聘者还不是以貌取人?现在投放的压岁钱,将来叫老板发回来。
发压岁钱有个约定俗成:凡是没有参加工作的孩子,都有权利得到,1岁到22岁啊。
对于压岁钱,盘算得最厉害的当属收入很一般的,下岗拗断的,以及早已退休在家的大人,不算不行啊,拎一袋苹果去就能打发的吗?还是省吃俭用,早早准备为妥,或者采用三十六计……
打个比方: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如果有五个大人给自家小孩各送压岁钱300元,那么收进1500元;如果这五个大人中只有两个小孩,那么自己要送出600元,这样,利润就是900元。如果这五个大人各有独生子女一人,那么自己要送出红包5个,共1500元--本年度财政持平。如果自己尚未生孩子,而在春节要碰到的15个家长他们各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那么"企业"亏损就大了!
不要以为笔者在这里说笑话,这些关于压岁钱的盘算都在老百姓的家里实实在在地发生着,因为是隐私,悄悄的罢了。国家要对付金融危机,家庭也要关注经济命脉。要付出去的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压岁钱,这就是生活啊!
于是,有人给亲友打电话:我身体不太好,就不过去拜年了,新年好啊,好啊好啊大家好!于是,有些平时喜欢在上海"蜗居"的夫妻俩,春节"恰好"到外地旅游去了……
尽管民俗问题专家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压岁钱替代品,老百姓对这个问题还是充满期待的。
被称为"滑稽小三角",而笑星龚仁龙和徐海俐则分别扮演三兄弟的退休工人父亲和护士母亲。每天邀请的一位嘉宾明星成为看点。到现在为止,滑稽戏泰斗、戏剧界的名家、影视界的名演员、SMG主持人、体育明星等上百位嘉宾做客了"快乐三兄弟"。我是第一次参与娱乐脱口秀节目,与"新老娘舅"调解节目相比,"新老娘舅"节目主要是通过当事人双方的讲述,找出双方矛盾发生的原因和思想根源,然后进行批评、劝解;如果涉及法律问题还要寻找法律条款来解说,对主持人的要求更严。而"快乐三兄弟"的脱口秀则对临场发挥的要求更高。从现场的气氛来说,前者场面严肃凝重,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后者则是轻松愉悦,情节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