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市场昨天小幅收低,上证国债指数收盘报123.50点,较上日跌0.07点。全天市场成交2.75亿元,同比略有增加。沪市41家上市国债约四成当天有成交,券种涨跌参半,另有2家持平。大多数券种波幅都比较小,少量成交,收高0.3%;同样少量成交,跌幅高达2.4%,对指数有一定拖累。市场交易主要集中于、等01-03年发行的6家券种,合计超过全天国债总成交额的九成。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CPI同比上升1.5%,比此前市场预期的略低,但PPI同比上涨4.3%,工业品价格指数升幅超过消费品价格指数,未来可能会逐步传导至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央行数据则显示,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39万亿元,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起到"窗口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年初突击放贷的压力。短期来说,由于CPI数据依然较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低,央行加息警报解除。事实上前期长债表现出色,收益率普遍下降30多个基点,预示投资者对加息担忧的化解。当然去年长债跌幅巨大,今年属于恢复性反弹,而近期股市表现不佳,也是部分避险资金流入债市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尽管短期加息可能性很小,但年中加息的概率反而增加,因此对国债市场的表现不宜过于乐观。另一方面,部分收益率较高的企业债或仍将有所表现。如存续期5年左右的公司债和分离债,近期就有不错的涨幅,目前新湖债、江铜债、康美债等税后收益率接近或超过5.4%,而长虹债目前的税后收益率也在5.8%左右。在资产组合中保持一定比例的企业债,仍是不错的配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