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10/2/15 13:57:50
近日,A股市场频频上演新股上市即破发的情景,这让以申购新股为主要投资方向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风险陡增,该类理财产品也走下"神坛",稳赚不赔就此成为历史。
普益财富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新股上市首日表现不佳,直接影响到银行申购类理财产品的收益能力。为了规避风险,一些近期尚在运作的新股申购类产品纷纷调整投资方向。如中信银行的双盈计划10号产品,之前的投资报告均显示,除2%的资金投资封闭式基金外,96%以上的资产均以现金形式存在,其目的主要就是用于打新股。而该产品近期运行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末,资产组合中现金及其他资产占比仅为12.95%,而货币型基金占比则高达85%。显示投资方向已经由新股申购转为货币市场基金。这也意味着投资收益将较预期有所降低。
如果说去年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让银行"打新"产品遭遇了一次寒流,那么近阶段新股频频破发则让这类产品光环褪去,对投资者不再具有吸引力。
有银行理财经理告诉,以往,新股上市首日很少出现破发的情况,打新几乎稳赚不赔,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基本以网上新股申购为主要投资方向,能为投资者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不过,自去年IPO重启以来,新规让银行经营打新类产品的成本大增,收益却反而缩水,投资者对"打新"产品的兴趣也锐减,于是不少银行开始停售打新股理财产品。有的银行即使继续研发这类产品,也会在新股上市的头几个交易日内便卖出,稳赚一、二级市场的价差。然而,最近新股在上市首日即频频破发,给这些理财产品带来了很大风险。比如,上周四挂牌的中国西电开盘7分钟即跌破了7.9元的发行价,成为三年多以来A股市场上市首日破发的第一例,投资该股票的银行理财产品极有可能因此遭受亏损。
也有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就算现在还有银行在发售新股申购类的理财产品,但其实这些银行肯定不会把全部资金都用来进行纯粹的打新股操作了,而是只会用很小一部分的资金来打新股,剩余资金投资于其他领域,如债券、信托贷款等。新股申购类产品以往的"高收益、零风险"注定已成为历史。
据某业内人士透露,自去年IPO重启以来发行的银行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一般在5%-6%左右,而去年所有新股网上打新平均年化收益率则为34.2%。"一方面,银行打新产品的收益还比不上散户自己打新的收益,另一方面,随着新股破发的增多,打新产品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就目前来看,对于这类产品的前景,投资者和银行都不太看好,市场反应不好,预计银行也不太会再发售这类产品了。"该人士表示。
一位券商人士也持相同看法,她指出,我国股市新股市盈率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近期又恰逢大盘处于调整状态,走势震荡,使得最近上市的多个市盈率过高的个股被市场排斥,出现价值回归,由此发生一系列新发股票跌破发行价的现象。受其拖累,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不但将遭遇收益危机,甚至还会面临投资本金亏损的风险,产品从从前的高收益、低风险走向低收益、高风险,投资人自然就不会再去关注,产品也将失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