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套新房子结婚,是普通人最想实现却又不好实现的生活方式。也正是由于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普通人不得不为高房价买单。尽管国家信贷政策有所收紧,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制约高房价,物业税“空转”将推广至全国,房价依然高高在上,脱离了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在网上,随便搜索关于房价的消息,就能看到诸多类似于“全部积蓄只能买一个厕所”、“几个月工资还买不到一平方米房”的感慨。这些人,他们并不都是低收入者,相反,他们多属于国内的中等收入者,不仅占城市人口的大多数,而且更为郁闷的是,是属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夹心层”。所谓“夹心层”,就是以他们目前的工资水平,买不起高价的“普通商品房”,但是保障性住房又没有他们的份。
“长租不买”虽然可行,但是一点都不符合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习惯,房地产开发商和房产投机客也正是算准了国人的心理,才得以赚得盆满钵满。
而国内户籍制度和教育配套设施规定,孩子落户需要房产证,上学需要房产证,一切以房产证为准的政策措施,也打击了一些年轻夫妇想要租房不买房的思想,让很多家庭不得不去买房。
有的人说,房子能带来安全感、幸福感,不买房子的话,以后孩子的户口怎么办,上学问题怎么解决等等。所以很多人想尽办法,不惜啃老、举债,也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像《蜗居》里的海萍一家,为了买房子,天天在家吃咸菜度日也在所不辞。
而有的人质疑,花掉父母一生的积蓄,再赔上自己的后半生来供养一套房子,这样做到底值不值?而且以后有可能要征收物业税,就算是留给孩子,说不定将来还有遗产税等问题。现在房价那么高,但是房屋的租金却相对便宜得多,不如租房过日子,省下的积蓄也可以另作投资用,反而有机会获得更高的资金回报。
在这个高房价的时代,到底是买房合适,还是租房合适?我们不如先来算一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