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买空卖空让香港股市“玩心跳”
查看完整版本:买空卖空让香港股市“玩心跳”
2010/1/19 11:49:02
[第01页] [] >>
  在香港,借孖展炒股、买卖期指以小博大,已经是很平常的事。 不过,在《香港经济日报》副社长、研究部主管石镜泉的脑海里,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香港股指期货推出不久的那场股灾。
  衍生产品助涨助跌
  香港市场的第一只指数期货产品--恒生指数期货于1986年5月6日上市。当时正值1985年5月27日中英联合声明生效后不久,香港恒生指数走势强劲。继1986年1月8日创出1826.8点的新高后,又在股指期货推出前的4月25日突破前高点。恒指期货上市后一天,恒生指数再创下了1865.6点的历史性高点。
  不过,石镜泉介绍说,1986年股指期货推出后,香港投资者对该投资产品并不了解,而且当时资讯也很不发达,不知道如何进行股指期货的炒作。而国际投资者却对此产品非常熟悉。这正为1987年的那场股灾埋下了伏笔。
  1987年,全球股市大幅攀升,投资者沉浸在牛市的亢奋中。而在1987年8、9月间,香港的地产股非常疯狂,因为香港本土地产商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地产、恒基地产准备趁英资怡和洋行退出香港之际,大手买进中环一带的写字楼。华商拿进英商的资产,这件事本身就颇让人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所以市场对此消息大肆炒卖,1987年10月,恒生指数涨到了3900多点。
  当时港人只知道埋头炒作,没留意到美国突然加息,而这对地产股来说,绝对是个利空消息。但当时资讯不灵,加上香港人自以为买卖的是香港自己的股票,完全可以掌控局势,所以对美国加息的消息也没有太在意。
  为免受股票价格下跌影响,机构投资者大多采用卖出期货合约的方式对冲风险。在香港市场,深谙此道的当属境外机构投资者。当时的汇丰银行旗下两大证券商--汇丰金融和汇丰詹金宝大手笔做空。有很多投资者和家族基金的股票都托管在汇丰,所以他们可以很容易地融到券并卖出,股票价格被打压下来。同时,他们做空恒指期货,借着恒指下跌大赚特赚。
  巨大的卖空盘给股市和期市带来沉重的压力,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仓皇出逃,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下跌。10月19日,恒生指数暴跌420点。恒指期货10月合约下跌361点,其他合约也全部下跌。当晚,美国股市上演"黑色星期一",暴跌508点,启动全球股灾。
  香港为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破天荒地停市4天。10月26日重新开市,当天再下跌超过1100点,跌幅高达33.33%,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单日跌幅。而恒指期货10月合约更下跌1554点,以每点50港元计算,每张期指亏损77700港元,导致很多做多期指的投资者无法履行合约。27日财政司宣布由外汇基金拨款10亿港元,连同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再贷款10亿港元共20亿港元备用贷款,并发动香港大财团联手救市,才勉强保证市场的生存。
  股指期货的对市场的影响自此才被投资者看清。此次股灾也让香港认清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全面改写和规范了期货、现货的监管方法,为香港今天股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石镜泉眼里,虽然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理论上可以使应升的生,应跌的跌,升多了调下来,跌多了调上去,但是,从香港经验看,这些衍生工具更会助涨助跌,加大市场的波幅。
[第01页]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