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snow
2010/1/17 13:04:49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消息出台后,有朋友问我,股市如何操作。空仓者问可不可建仓;被套者问好不好补仓……反正都认为是利好。
反复论证了多年的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终获国务院批准,有可能在3个月内登陆中国A股市场,这是堪称里程碑式的举措。但在做出判断前,不能不问,为什么会选在此时出台?
进入2010年后,普遍认为金融海啸最困难的时期已过,面临如何从救市思维中转换过来,实现软着陆。那些受影响较大的企业。经济危机还未见底时,纷纷将到手资金投到证券市场套利,包括我们4万亿巨资中的相当部分,以致产业资本主导了股市。如今经济复苏在即,出口企业订单恢复了,资本的趋利性,驱使经营者将资金从证券市场退出来,投入实体经济。这就是行家所说的,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移。
但经济却面临考验:股市因失血而进入了调整期。如处置不当,寄托着复苏希望的这笔天量资金,有被关在股市的可能。管理层不能不采取措施,让这些资金从股市全身而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就这样出台了。借此希望将中国A股指数稳定在现今平台上,直到产业资本全身而退。只有实现了这一步,中国经济才算真正渡过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重新走上经济繁荣之路。
这就是我们理解中国股市种种举措的基本出发点。由此近来发生在股市的许多现象,就有了合理解释。一是为什么成交量始终那么大,上证综指却站不住3300点上方;二是为什么本周一会那样高开低走,让众多看多者吃了药?为什么本周二晚央行宣布提高准备金率5个基点……显然,一边是稳定股市,请产业资本加速回流,一边明确告诉企业,中央将收缩信贷了。如不趁这机会回到实体经济,被锁在股市,就不要责怪管理者言之不预了。
围绕这一目标,股市将出现一个相对复杂的波动期,管理层特别需要稳定,以帮助产业资本顺利转移。为此还会有许多利好措施出台,但这都是为了让企业实现资金转移,所以1月11日的场面会一再出现。
为此我赋予1月11日一个特定名称:"111"现象。从"111"现象出发,中小股民就明白应该怎样面对当今的股市了。不过真要在利好声中不"吃药",个中奥妙,唯有闲者,才能真正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