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艺术品一夜暴富心理:盲目收藏害处多多
查看完整版本:艺术品一夜暴富心理:盲目收藏害处多多
2010/1/13 10:36:01
[第01页] [] [] [] >>
  搞学术钻研,确立的课题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否则会让研究的人"一条道走到黑"而不见成果。玩收藏也如此,如果是藏家的收藏方向、渠道、方式都脱离实际,到头来可能会发现自己损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得不偿失。
  闷声收藏缺乏交流
  南宁的赵先生玩瓷器收藏已经有六七年历史,自认为通过平时的收藏和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平。有一次,他参观了在广西博物馆举行的某收藏会所举办的精品展后,感觉自己收藏的东西丝毫不比展品差。今年3月份,他几经辗转联系到了几位资深的行家,扛了好几件瓷器去请对方帮"掌眼"。
  "我的东西从来没有给别人看过,收在家里好几年了。"赵先生的话让等待看东西的行家很是好奇。东西都打开了,赵先生这几件自认为是宋代汝窑的瓷器全都被否决,行家们甚至还能说出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什么人仿的,与真品有什么样的差别。赵先生不死心,他打算还要再找专家给看看。一个月后,他联系上了广西文物商店的一位专业人士,对方看了也提出了许多证据来证明这些瓷器是后人仿造的。赵先生认为,他找的都是古玩圈子的人,专家们之间可能会有给面子、不想拆穿别人的结论的"人情世故"。于是,他又找了一位原本在公安院校学习痕迹学专业的朋友帮忙,结果对方也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其中仿造的种种迹象。
  事情到此,赵先生心悦诚服,望着家里十几件"汝窑瓷器"感到非常懊恼。他说,自己玩收藏绝对不是为了投资获利,而是纯粹的个人喜爱。平时花了大量的时间看相关的瓷器书籍、图录,感觉自己已经在行,一直以来坚持这种玩法,从来不与他人交流,不去看别人的东西也不让别人看自己的东西。没想到,自己吃了大亏。
  收藏心得:在鉴定求助中,赵先生结交了不少收藏圈里的朋友。他说,收藏虽然是出于个人兴趣看好,但是缺少了与人的交流,其乐趣也大打折扣。玩收藏除了收集藏品外,还应该广交朋友,借助别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以后他要在这方面加强。
[第01页] [] []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