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加息预期的升温,投资者该怎样调整投资策略,又将选择怎样的理财产品合适呢?
众所周知,银行理财产品的最大风险是央行加息,而目前随着加息预期的升温,投资者该怎样调整投资策略,又将选择怎样的理财产品合适呢?
随着澳大利亚率先退出扩张政策,国内的加息预期也逐渐升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近日表示,银行业公认人民币已进入加息通道,大家现在最关注的是升息在明年什么时候出现。在微观层面,投资者也有了加息预期。
据了解,面对曾经数次的加息,投资者更加关心的是投资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才能跟着高涨的利率享受收益。那么在目前加息预期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投资者要做哪些准备,才能布局好来年的理财方阵呢,经过一番打探,发现以下理财产品值得关注。
信托产品是首选
一些喜欢冒险、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在加息预期下可适当关注信托产品。因为银行加息后,信托产品的收益和市场利率关系也比较大,收益也会相应地被调高。
因此,在加息以及进一步加息预期增强的背景下,信托产品的收益也将稳步提升。不过信托产品期限相对较长,起始资金投入较大,因此,对于手头较为宽裕的投资者而言,信托产品将是不错的选择。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利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预期,因此在选择信托产品时应该尽可能选择期限短的产品。
同时,投资者在购买信托产品时要注意比较鉴别,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信托投资公司,看投资的项目是否有盈利的可能。银行推出针对性的理财产品从目前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来看,虽然没有直接与利率挂钩的理财品种,但是一些商业银行已经推出跟利率联动间接相关的产品,如一个月超短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短期产品将有利于及时调整投资方向。还有银行发售的信托类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由银行发售理财产品筹集资金,然后将这笔资金交给与银行有合作关系的信托公司,由后者将资金借贷给企业。企业为此支付一定的利息,到期还本付息。由于此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主要是参照央行的基准贷款利率水平,因此,加息后产品的收益也会提高。
货币型基金凸显投资价值
加息后,股票、基金在短期内的投资风险都会有所加大。在变现性、获利性、安全性相对兼顾的基金中,货币型基金则在加息中凸显了投资的价值。
尤其是对一些不愿意冒险的投资者,可以将资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从原理上看,货币型基金流动性好,风险低,收益稳健。而加息对于货币型基金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由于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存款、一年以内的央票、国债等短期有价证券,一般采用持有到期策略,以期获得利息收益。随着银行定期利息上调,货币型基金的收益有望随之水涨船高。
其次,对于基金市场,短期基金净值波动不会太受加息影响,而尤其在市场已经连续多次调整之下更是如此;对偏股型基金影响主要还是表现在基金的仓位水平和具体的持仓结构;而债券型基金,由于再度加息,债券市场依然承受较大压力,因此对债券类基金会有负面影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在选择能够自动"加息"的理财产品的时候,要关注投资门槛、投资期限、收益率、流动性,以及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特别是那些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更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
而业内人士认为,临近年底,面临加息及市场波动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目前的投资策略以保本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为主。此外,分散投资可以有效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投资者可将资产分别配置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上,如股票、债券、商品、信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