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进入到年终阶段,从市场轨迹及市场品种来看,可谓机会与风险共存。通过对目前A股市场观察发现,投资者对如下四类个股应以回避为主。
首先,回避业绩较差的品种。据相关市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1日,共有585家公司公布了年报业绩预告。其中,234家公司预增、70家预盈,而剩下的公司从经营形势来看,并不乐观,从年终阶段来看,即将面临年报的公布期来临,一些股票ST处理的预期会增强,这类股票需要提前回避,一些ST、*ST类个股可能面临退市风险,也需谨防高位回落。
其次,房地产板块。房地产板块近期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连续重挫,可以说已形成叠加式套牢筹码,在年终资金紧张的阶段,地产股可能超跌反弹,但从其政策面因素来看,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且政策风向已经明显偏向利空,国外媒体将我国地产评级为泡沫,也说明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可能进入调整周期,龙头公司万科A董事长已称做好泡沫破裂的准备,显示行业风险不确定性较大。
再次,有争议的金融类股票。比如面临新会计准则可能导致保险类公司业绩的变化;银行股面临再融资与发债等因素影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表现空间,况且此类品种由于面临年终阶段成交量的萎缩,连续出现上好表现的可能性并不大,部分银行股三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增幅开始回落,也可能令部分品种面临年报预期降低的可能,因此年终阶段应回避部分基本面可能面临变数的金融类股票。
最后,股价炒高,基本面确少支撑的品种。今年以来,许多个股的炒作建立在题材与并购重组上,实际上经过一年的运行,其基本面并无实质性的变化,有的仍然继续亏损,但股价却较高,此类个股近期应回避为佳。包括炒高的创业板股票及定价过高的中小企业板个股。创业板发行PE高企,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缺乏参与空间,参与也应控制好仓位。
总体来看,由于市场层面及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等多因素,上述四类品种有些是风险较大,有些是操作性不强,在把握与回避的方式上可依据调整幅度与市场转换过程而不同,建议投资者在年终回避上述品种,关注基本面预期较好、股价调整较为充分及行业比价强的品种,比如内需消费类的啤酒板块、商业板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