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9/12/21 11:08:05
金融界人士在宁提出经济新论点
权威声音
要辩证看待通货膨胀、近期加息可能性不大。近日在由南京财经大学举行的"江苏金融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金融监管机构的官员、江苏各大银行及证券保险企业的"金融巨头"与相关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后危机时期"经济进行把脉,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新论点。
莫把通胀"妖魔化"
"一提到通货膨胀,人们往往谈虎色变,这种把通货膨胀'妖魔化'的认识是不全面的,要辩证看待通货膨胀。"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闫海峰教授直截了当地说。闫海峰解释道,货币金融学原理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很难等于零的,要么为负要么为正,零只是一个理论值。大多数情况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率是正数,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对经济增长、就业还是有好处的,因为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社会富余资金就会选择投资来保值增值。甚至有人还提出,适度的通货膨胀是对过度储蓄的变相惩罚,起到了鼓励消费的作用,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闫海峰同时强调,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一定幅度(比如15%)就会成为恶性通胀,这个时候问题就大了。不过,综合各方面数据看,短期内还不存在大的通货膨胀问题,"通胀恐慌"不必要,但我们要保持警惕,要通过政策微调严防通胀超过临界点转化为恶性通胀。
近期加息不大可能
"虽然通胀预期正在形成,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预见,短期内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使加息幅度也十分有限。"人行南京分行副行长刘兴亚分析说。
刘兴亚认为,从央行数据看,截至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9.46万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1.25万亿元,M1和M2"剪刀差"继续扩大,说明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经济景气回升趋势继续保持,而一旦加息,企业经营成本就会提高,购买能力就会降低,这对经济复苏不利。
闫海峰说,我国央行加息与否不能不看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利率走向,因为如果中国单方面加息,加上本就十分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很可能加剧"热钱"流入,通过"加息"、"升值"双重套利。
金融高管薪酬监管新挑战
"随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加快,'后危机时期'的金融监管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美国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监管问题,值得反思和借鉴。"省银监局局长于学军道出了其作为政府官员的忧患意识。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卞志村教授举例说,按照市场原理,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不该是监管机构的监管内容,应由金融企业和市场来决定。但是,从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金融高管有可能为了个人的高薪而做出风险比较大的非理性行为,使金融机构遭受损失,最后由投资者和存款者承担。因此,各国的金融监管当局都将其作为监管的内容之一。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如何监管,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研究。
■相关新闻
通胀预期应回避债券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老百姓关于通货膨胀的担心越来越多。面对日益强烈的通胀预期,老百姓如何理财才能实现资产保值甚至是增值?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孙杨建议说,投资者应该多关注收益可随利率浮动的产品,回避债券类投资产品。
孙杨分析称,一旦通胀预期成为现实,货币当局会利用加息等手段进行调控,市场利率就会上行,加息带来的收益可以抵消或部分抵消通胀带来的损失。而债券类投资产品(尤其是长期债券)因为不具备利率同步浮动的功能,投资者无法因加息而获益。购买股票也可以达到规避通胀损失的目的,因为通货膨胀发生后,上市公司的收益会因为资产价格的提高而提高。但是,并非所有的股票都会如此,应重点关注有色金属、能源、银行等版块,这些板块可能因通胀预期增强而走牛。"在较强的通胀预期下炒股,重在踏准行业板块和选对个股。"孙杨说。
孙杨分析认为,黄金价格不受股票、债券、存款等其他投资方式收益率的变化的影响,变现能力强且易于保存,适量持有黄金确实可以起到保值作用。但黄金价格已经创了历史新高,投资者可逢低吸纳,由于黄金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黄金投资在个人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不宜太高,以家庭总资产的10%到30%之间为宜。孙杨特别提醒说,投资黄金不等于购买黄金饰品,因为黄金饰品的价格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加工流通费,这部分费用并不具有保值功能,因此,投资黄金应选择实物黄金或纸黄金,而非黄金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