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的幸福生活?
有才=有财吗?相信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要知道现在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但《中国消费金融调研报告(2009)》的结果却显示:知识与财富还是正相关的,除了博士层级外,随着教育程度的上升,家庭年度税后总收入和家庭净财富都随之稳步大幅上升。为什么结论与感觉有些出入?也许,一个是过去时,一个是将来时;也许,高学历群体本身已经出现了分化。
听听受访对象的故事吧。
李瑶说她其实挺幸运的,1999年本科毕业后,她进到地方一家国有银行工作,但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工作了2年后就考取了研究生重新开始校园生活。工作期间李瑶就已结婚,而等到2003年研究生毕业后,她与爱人来到北京,并购置了一套房产。"位置绝佳,在西单附近,但那套房子确实年头太久了,80年代建的,晚上都可以在楼道里拍恐怖片了"。李瑶开玩笑说。这套房子当时价格不到40万,首付的10多万大部分是借的。
"现在这套房子应该能卖100万了吧,我把房子租出去了。每月3000多元租金,慢慢的就能收回购房成本了"。
现在李瑶住在位于东四环的一套2007年买的房子里,首付就付了40多万,总价在150万左右,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有了小孩,好在李瑶研究生毕业后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其爱人从事的是金融工作,一个收入稳定、一个收入高。李瑶认为自己的幸运之处首先是曾在银行房贷部门工作过,对于理财有感觉,很早就懂得以房养房。另外结婚早,在读研究生期间就考虑毕业后的生活。
李瑶的生活很节俭,她认为自己这一代人的家庭条件大多一般,这与有的80后女孩不太一样,她从小就习惯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几乎没去过酒吧,也很少买化妆品。
不过李瑶也承认现在的房价太贵了,别管你是什么硕士还是博士,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实现安居梦的。她有的同学后来又读了博士,毕业后根本买不起房。幸亏她当初"勇敢"了一点,现在手头有了两套房。李瑶还做股票和基金投资,但经历过2008年的暴跌后,现在仍套在手里。而她爱人在金融机构工作,学会计出身,却不投资股票。"可能是因为他总是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总觉得价格太贵,反倒不敢做",李瑶说。
章燕与李瑶相比就没那么幸运了,她2003年来北京,2005年考上研究生,2007年毕业。忽然发现工作比起刚来到北京闯的时候还难找,忍受了每月3000多元的薪水,找到一份工作,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房价在上方高悬。"早知会这样,当初还不如不考研究生"章燕说,"自己好在是个女孩,不像男生(她还是喜欢这种称呼)压力那么大。我有的男同学毕业后去近郊的学校当老师,都不敢找城里的女孩结婚"。
"我这个案例可能没有什么代表性吧",章燕对说,"如果是顶尖大学的那些热门专业的硕士生,比如清华、北大的金融系、建筑系呀,应该比我们强很多。不过可能只是收入会高一个层次,房子一样买不起,已经错过好时候了。
当告诉章燕,有社会调查显示,硕士层级的人的收入和家庭财富在各学历人群中是最高的时,章燕并不觉得吃惊。因为这项统计面对的不是刚毕业的学生,而是工作多年的人。在几年前,硕士毕业很容易能在国有企业、好的外企找到工作,或者去当公务员,以前很多好职位只招硕士生,他们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好的福利,自然能很快的积累财富,较早的就购置房产。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消费金融调研报告(2009)》的结果显示,硕士学历人群具有三高的特征:
从调查结果和我们实际访谈中,还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仅反映知识与财富的关系,还体现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