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一个足以彰显一个时代的概念。新新人类、独立自主、时代宠儿……但因为房子的存在,似乎一切幸运和赞美都在房子问题上显得生不逢时。80后成为楼市的主力军,但由于遭遇到高房价却被迫沦为房奴,被骂"啃老"。
对此,大部分80后不赞成此说法,纷纷反驳被应贴在身上的非议标签。80后们说:"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商品房好似就是随着80后而诞生的,于是,高额房价让刚毕业几年,但必须面临结婚的80后们来说是一件近乎疯狂的事儿。
买房不是攀比是无奈
代表人物:
吴洋 28岁 某事业单位 年薪6万
80后心声:我想有座房子,不用面朝大海,只需春暖花开。
吴洋家住辽阳,大学毕业后在沈阳这个城市已经打拼5年,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好,毕业后就被学校推荐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头几年的时候,吴洋每个月只有不到两千元的工资收入。为了节省开支,就和单位同事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租房,每个月600元。吴洋的工作能力很强,不到3年,吴洋就升了职,而且工资一下涨到4000多元,加上加班费和年终奖金,吴洋也攒下了几万元的积蓄,终于准备在沈阳买房了。吴洋说:"每个月我租房子的钱就要花去600元,还不如买个房每月再添点钱还贷。几年攒下了几万块,但还差得很多,我想向父母借点,等以后赚了钱再还他们。现在的房价越来越高,我要是等自己凑够了钱,到时候房价说不定还会涨多少。其实,我对房子没什么要求,面积不用太大,够两个人住就可以。但总觉得,要是想在另一个城市安定下来,最起码要有一个自己的家。
在这个城市,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的,尤其是刚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80后。80后为了在自己就读大学的城市立足,心甘情愿地当起了"房奴",靠着自己卖命打拼和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完成了首付,而后便开始了还债的日子,生活状态永远是向生活消费最低点看齐。 同样在这个城市,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买房。但是处在奔三的年龄,面临着结婚生子等一系列人生大事,房子就成了一件必需品。在调查身边的的几名80后发现,80后对买房大都表示是一种无奈之举,仅为生存而已,连对质量户型环境的要求都没有实实在在地拥有一处栖身之处来得迫切。
面对着房价飞涨,面对着无房不婚,80后望尘莫及,在与搜房联合进行的80后买房调查中,一名叫做指缝溜溜的网友说:"其实我们对房子的要求只是能住、有基本的设施,我们买房,目的是安家落户,让自己有个可以落脚、温暖,甚至放声大哭的地方。只想有座房子,可以不面朝大海,但必须春暖花开。"
"房奴" 如此消费很正常
代表人物:
梁铁刚 28岁 中小企业 年薪3万
房奴心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今年5月,梁铁刚相恋三年的女友刚刚步入婚姻殿堂。前年开始,两人便开始筹划着在买房结婚。但存款有限,准备贷款买房。后来经过深思熟虑,2008年终于在铁西买了一套近70平的房子,首付15万,每月要向银行还贷1000多元。不还不知道,一还吓一跳,原来房奴的压力竟是如此巨大。虽然每月还贷的额度不高,但是物业费、水电煤气费、采暖费等一个月也得近千元。加之和自己同龄的同学同事们也纷纷结婚,生子,每月光随份子钱又要花去好几百。这小两口的小康日子突然间变得节衣缩食。但两人觉得,房奴生活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生活,因为"房奴"成全了他们的梦。梁铁刚更是觉得,其实房奴未必是一件坏事,而且是一件崭新的消费模式,用将来的钱分期实现现在的幸福。
其实,80后年轻人成为"房奴"的确很正常。目前,80后已经成为购房主力军。但六成以上都为按揭。一部分80后,虽然工作几年,但要达到一个很高的生活水准也是不现实的。年轻人没有太多积蓄,大多是父母出血或者自己的积蓄勉强付个首付。还有一类80后,比如85后,多为大学毕业不久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人群。对这类人而言,买房并非急需。这类人群年纪尚轻,婚姻大事并非迫在眉睫,因此,房子对他们而言还处在可有可无的阶段。但是,他们同样加入了房奴的行列,看着疯长的房价,决定晚买不如早买。与其将每个月花几百元的房租帮房东供房子,还不如自己供自己的房子。
但另一方面,虽然房奴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理财消费方式,但房奴生活也着实让许多人忧心忡忡。《蜗居》中,女主角海萍的一段话道出了房奴们的心声"如果我的生活像一卷录影带一样,我要找到我22岁时的那段带子,重新播一遍。那时我就会选择和我的爱人回到老家,买一套不大的小房子,和我的孩子、我的爸爸妈妈在一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可见,房奴生活将给80后造成了多大的生活压力。
"啃老" 渐成婚姻潜规则
代表人物:
谢飞 25岁 某网站策划 年薪3.5万
"啃老族"心声:房价太高,啃老实属无奈
"如果没有高房价,如果我们可以用3~5年的收入买套房,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轻松很多。因为房子,我们害怕失业;因为房子,我们不敢创业;因为房子,我们被迫啃老。"提起1984年出生的谢飞无奈地说。谢飞就是典型的"啃老族",刚毕业两年,毫无积蓄,但眼看着房价飞涨父母也跟着着急,为他付了首付在皇姑区买了一个70多平的房子。小谢说:"其实看着父母为他操劳一生攒下的积蓄,还要给自己买房真是于心不忍,可眼看着明年就准备结婚了,没个新房怎么结婚。如果房价不高,我和女朋友可以等上一两年,靠自己打拼,可现在的房价就像赛车加大了马力,涨价速度快得让我难以承受。"
在调查中,五成以上的80后买房是为了结婚。近四成是为了自己居住。由此可见,婚姻与"啃老"现象之间的联系。很多人都说《蜗居》一剧"现实得可怕":好似就是80后的真实缩影,我们的爱情、事业、婚姻好像全被房子牵着。于是,渐渐步入适婚年龄的80后,不得不被贴上"啃老"的标签。显而易见,"啃老"很多时候是一个贬义词,但对于80后来说,也只能说,这种"不忠不孝"的罪名是无奈之举。其实,80后不仅仅担任着购房主力军的角色,同时也即将成为一个家庭的主角。80后购房,是因为已经到了结婚这个必要阶段了。而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了房子才能结婚。调查中,一名叫做孤独百年的网友说:"做人难,做男人难,做80后男人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我们不怕社会上各种怪异的眼光,但我们怕现在的女孩把爱情变成了爱房。我们也能理解,没有房子无法生活,但就是因为这个潜规则我们就必须拼死工作,甚至被迫和父母要钱。"
在中国,"啃老"其实很普遍,也成了一种难以逃脱的循环。比如现在的80后,用父母的积蓄养自己的房子,但是自己也同样面临同样的命运,为自己孩子的教育、结婚和购房等事情操劳。其实,80后的内心不想啃老,但"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啃老实属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