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油米菜房齐涨价 专家称通胀未到是卖房好时机
查看完整版本:油米菜房齐涨价 专家称通胀未到是卖房好时机
2009/12/17 9:40:40
  12月伊始,金龙鱼食用油涨价风吹了一阵后,终于变成现实。福临门、金龙鱼两大厂家陆续向全国终端零售商发布提价通知的消息,在深圳市场也得到了确认。而大米、肉、蔬菜、进口奶粉也齐涨价,深圳的居民从菜篮子可以感觉到消费品价格越来越高。另外房价居高不下,量价齐升,物价普涨令人们加剧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在12月7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将管理通胀预期作为明年经济工作重点。通货膨胀真的到来了吗?进行了相关走访。
  食品价格在上调 食用油开始新一轮调价
  据深圳市最大的布吉批发市场统计,食用油在12月初开始了新一轮的调价潮。桶装金龙鱼调和油(5L)由200元/箱(以下同)上涨到220元,涨幅10%;金龙鱼花生油(5L)由290元上涨到315元,涨幅8.6%;花旗调和油(5L)由170元上涨到195元,涨幅15%。散装食用油也有较明显的涨幅。
  走访了多家大超市,家乐福中心城店的售货员刘小姐告诉,金龙鱼已确定全线涨价了,其中4L及5L的调和油供货价将提高10%。"附近不少餐馆已经开始大量采购调和油和大豆油备货"。
  而华润万家益田店销售的福临门大豆油、调和油等油品涨价幅度在10%~15%;金龙鱼旗下大豆油、菜籽油的提价幅度在6%~6.5%。
  大米已持续上涨2个多月
  同时,米面粮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涨价的大米主要为国产大米,泰国米价格则保持稳定。福田区水围村菜市场经营农产品()的刘青向介绍,目前深圳市场,国产大米每包(25公斤装,下同)平均约涨5~6元,低档东北米价格为85~86元/包、中档东北米95~96元/包、高档东北米153~155元/包。泰国米价格也较之前略有小幅上涨,每包约涨2~3元。
  蔬菜一周价格上涨2.9%
  据布吉批发市场统计,(12.2~12.8)期间蔬菜综合平均价为1.57元,跟前一周相比上涨2.9%。叶菜类周平均价1.61元,跟上周相比上涨3.4%。
  市民:观望囤积各占一半
  昨日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80%的市民表示感觉近期物价不断上涨。家住水围的刘丽玲告诉,"鲜肉、蔬菜、水果这些日常消费的农产品价格一直在慢慢上涨,5~6元一斤的红富士已涨到7~8元。"
  随机对前来超市的市民进行了调查,近半数市民纷纷表示影响不大,会持观望态度,另一半的市民则表示会选择购买有促销活动或优惠降价的食用油。
  对于食用油引发的这一轮提价,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受到国际行情的影响,另一个原因就是新年临近,食用油开始进入消费旺季。
  了解到,今年5月份金龙鱼也曾出现过类似的食用油涨价,但最终在涨价后又疯狂促销,成为厂家的一种营销手段。
  房屋均价上涨速度快
  房屋属大宗消费品,今年深圳的房价如高速列车般一路呼啸前行,根据深圳国土房管部门的统计,今年1至3月,深圳房价都在1.1万元/平方米,然而11月份深圳的二手住宅市场成交均价12505元/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环比上月小幅上涨0.5%。大部分楼盘成交价格环比均出现10%~20%的上涨。一手房由于大多在关外,价格上涨过快带来观望情绪,11月份均价比10月下跌5.2%,为19172元/平方米。
  专家说法
  通货膨胀是否真的到来了?物价普涨说明了什么?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通胀有预期
  "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还处于通缩状态,明后下半年或将发力,CPI有较明显的上升。"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表示。
  他告诉,通胀最直接的指数是看CPI,但是并非所有的项目都列入了CPI。例如出口受阻,列入CPI统计的建材并未表现出明显上升。现在楼市的火热也显示出通胀的预期,特别是对于投资客而言,大宗商品的保值的好方式,将货币形态转化为物业形态,进行保值增值。他表示,今年房市火热主要是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价格升高后,主要是资金实力充足的投资客在进入市场。
  宋丁表示,"目前经济好转,但尚未企稳,通胀有预期,但不明显。因此国家会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等到经济企稳、消费放大后,再将重点放到防通胀上。"
  CPI是负数 通胀不可能
  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现在CPI是负数,出现通胀根本不可能。他表示,通胀分为两种,一种是可控的,例如信贷资金发行过多造成的通胀,可通过发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进行调控。目前国家尚未动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方式,仅增发了票据。另一种是不可控的,例如美国次贷危机中,层层贷款导致货币不足,通过央行大量印钞票导致通货膨胀。
  对于油米等各类消费品涨价,国世平认为是很正常的,因为价格偏低。这些基础消费品和原材料的涨价对引发通货膨胀影响不大,而房地产的价格则是偏高的。他认为,四处宣扬通货膨胀要来,是房地产商的伎俩,现在房价过高,迟早会调整,因此现在不是买房的好时机,而是卖房的好时机。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