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hengcai
2009/12/8 8:31:26
(提要)如果你只有一间房子,又要筹措退休金。你会把房子留给孩子、寄望孩子养你;还是会把房子卖掉变现,自己养活自己?如果你决定要拿房子换现金养老,而“反向抵押贷款”尚远未出台,现阶段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应用呢?
小张和小李是一对新婚夫妻,两人月收入合计1.5万元,每年还有5万元左右的年终奖。他们还有15万元存款,10万元股票,并计划两年后买房。这对小夫妻每月生活开销仅3000元,另有房租2500元,年终消费也就购置一些衣物。按理,他们月结余有9500元,年度结余约4万元,即便将来背负贷款也不会很吃力,为何消费上如此保守?
原来,两人都很是孝顺,因为两边的老人都已经退休,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都被下岗,以前还靠做点小工维持收入,年纪大了就都没工作,也没多少养老金了,为此他们每月各给双方父母孝养金1500元,于是他们实际月结余只有6500元,存钱比例和速度大大降低。
问过他们,给父母的孝养金可以减少吗?答案是没办法,因为父母养大自己不容易,现在需要这笔钱过老年生活。
可是,他们的父母在当地(城市的郊区)都有自己的房子,现在房价也都上去了。如果父母能将房子卖掉自行筹措退休金,压力较大的孩子们不就可以快些存钱,自己买房生子,更多精力花在事业发展上。那样,会不会是较好的安排?
70%民众不愿处分房子来养老
我们知道,其实,在美国甚至包括日本等地,都有一种政策叫做“反向抵押贷款”。简单说,就是要让拥有房子的老年人,可以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换出现金,做为自己老年生活的“零用金”。他们生存时不必偿还房贷,而是等到死后,房子由银行(或保险公司)接收处理。
这个政策被视为社会福利的一环,对只有房子而没有多余现金的老人而言,可以有效活化资产,通过“以屋养老”真正达到“破产上天堂”的理财最高境界。
可是,在国内,一般大众是否能认同这样的想法呢?最近,记者对北京、上海、宁波三地的老人(60岁左右)和年轻人(30岁左右)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想看看现在的老人和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结果显示,近70%受访老人宁可向子女拿生活费、也不愿意处分自己的房子来养老。
而约90%的受访年轻人也表示,他们的父母退休后,宁可跟他们拿钱,也不愿“以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