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量化投资在国外取得了巨大发展,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种种特殊性,"A股市场能够量化投资吗?","量化投资在中国会不会水土不服?"是很多投资者心中的疑问。
其实,量化投资只是一种工具。工具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能否将这一工具在中国市场用好。
比如很多投资者认为中国A股是一个"政策市"。那么,如果一个定量投资人对某个政策方向有很大把握,他也可以通过形成一个针对该政策的因子来获取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如果投资人对政策方向没有把握,他可以通过主题均衡减少政策风险。
还有不少投资者认为定量投资所依赖的公开数据存在财务造假现象,而数据本身的偏差一定会影响投资效果。其实从定量投资角度来讲,虚账的信息不但有用,而且它如果是大规模的和有规律的,它反而可能是获取超额收益的好机会。比如,通过数据研究我们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布有一个现象:净资产收益率刚刚超过0的公司有很多,略低于0的公司几乎没有,而负收益很低的公司又不少。这种现象缘于中国对上市公司停牌的规定:如果一家公司的净收益连续两年为负,就会被"ST"。因此上市公司会努力避免连续两年负收益。
当真实收益为负但很接近于零时,上市公司通常会想尽办法使之在账面上成为正收益。但如果真实收益很难在账面上做正,那么就干脆使今年的收益负很多,从而将真实收益隐藏一部分留给明年用。这部分隐藏的收益可以帮助明年的账面收益成为正,从而避免连续两年负收益,避免"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