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80后“蜗居”与“奋斗”
查看完整版本:80后“蜗居”与“奋斗”
2009/12/2 22:04:52









  11月25日"新视野"刊登了《保姆与雇主:冤家还是亲家》专题后,引发了读者热烈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都市生活方式的转变让许多家庭对保姆产生需求。这其中,由80后组成的小家庭又占了较大比例。
  从两年前的《奋斗》到如今的《蜗居》,热播的影视剧体现社会对80后这一群体的关注。当曾经的"小皇帝"、"小公主"从父母那里接过承担责任的接力棒,当大批的"独生子女"独苗合盆"组建新的家庭,人们眼中的"不事稼穑"的孩子们,陆续来到立业成家的关键时期。生活琐碎,他们演绎怎样的生活话剧?面对压力,他们如何奋斗实现梦想?80后告诉大家,他们也能有平凡而精彩的人生。
  成家 "独苗合盆"的烦恼
  今年29岁的海仔与今年27岁的小娟已结婚两年了。但提起他们两个,当婆婆的王阿姨总是大摇其头,她讲起第一次走进婚后儿子与儿媳的家时,眼前的景象让王阿姨看傻了眼,"像战后的伊拉克",房间里饭盒扔了一地,家里的物品乱七八糟。
  她告诉,儿子与儿媳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见此情形,王阿姨心中郁闷,但又不好批评子女,只好自己动手做饭,打扫卫生。
  后来经过大半年的磨合,小两口懂得做点家务了。"平常,就请个固定保姆一周来家里打扫两次。听说,最近网上出现种骰子,可以摇骰子搞家务分工"。
  与海仔与小娟不同,2005年结婚的潘宁在为生孩子烦恼。"生孩子!我自己还是个小孩!怎么照顾小孩呢?"婆婆一提起生孩子,她反应很大。
  面对几乎每家庭"必经的程序",潘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父母那辈相比,我们养育下一代更注重方法。尽管我现在都不懂,但真的当妈了,我会通过书籍、网络或教育专家的讲座,找更客观、可行的方法教育孩子。"
  "这倒是,其实80后的那一代一开始比较缺乏照顾孩子的基本常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也慢慢变得很能吃苦,很负责。"在街道工作的黄阿姨说自己的独生女就是这样。
  安居 背负高房价的压力
  随着电视剧《蜗居》的热播,人们也越来越关注80后人群的住房问题。他们工作时间大都少于5年,凭借个人能力的确难以负担高昂的房价,正如《蜗居》中女主角海萍说:"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来: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电视剧里的生活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毕业已经有3年的小刘正在一家媒体公司工作,每月能拿到手的薪水大约是3500元。这样的薪水在泉州不算低,但是,因为泉州房价一直高企,至今仍没有属于他个人的房产。今年他有了结婚的打算。但是他坦承房子是他和女友爱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年5月他就开始四处打听,"市中心就不指望了,只能看看郊区的了,就算这样,可能也得先啃老才行"。
  80后本是时代的幸运儿,但因为遭遇到了高房价,而显得生不逢时。"如果没有高房价,如果我们可以用3-5年的收入买套房,那么80后的生活将会轻松很多。但实际情况是,如今的大部分人不吃不喝需要大概15-20年的时间才能买套房。"一网友无奈地说道。据他说,他刚工作两年,家境一般,家里根本帮不了他,所以,他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买房梦?
  比起以上两位,阿强算是幸运的了。他工作头一年,就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一套二手房,付完首付后,现在月供2300元,贷款期限15年。"好歹有个家了。虽然压力大,但家就是我现在的动力,争取早日还上贷款,心里就踏实了"。
  立业 自主创业渐成风潮
  如果因为80后的花钱"大手大脚",就认为他们缺乏理财观念,那就错了。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飘"一族,他们正使出浑身解数让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精细打算,努力开拓人生。
  尝试自主创业是不少年轻80后的梦想。目前80后最为流行的创业之法--不辞职、搞兼职,有些80后因此收益颇丰。
  在泉州一事业单位工作的欣欣,因为平时工作时间比较机动,从2005年开始就在淘宝网上开店,目前月收入已经过万。她表示,"我现在在做国外代购,不影响平时工作,每月从淘宝店赚的钱比我的工资高出几倍。"欣欣表示,不辞职有稳定收入,进行创业的压力小很多。
  另外,消费能力颇强的80后,也通过一些方式为自己攒金银。他们纷纷利用"团购"、长短线搭配、信用卡等各类技巧进行搭配消费。用他们的话说,智慧省钱、乐趣无穷。
  善用"团购"分割消费,是小王最得意的技巧了。从2007年开始,经常"盘踞"在网络上的小王发现,批发价比零售价低很多,很多商品的批零差价多为10%-20%,副食品甚至超过了30%。"当时我就考虑怎么样才能增大购买量,拥有更强的价格谈判能力。我发现在不少网站、论坛集合人气,大家一起进行购买可以节省很多。
  现在,小王常常发起她喜爱商品的团购,"可以便宜的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团购是个好办法"。
  当然,股市、房市投资火爆,80后也没有错过。
  "嘿嘿,我们也在长大,只是,我们用的是属于我们的方法、方式。"
  消费 时尚自有主张
  80后已渐成中国消费潮流的引领者。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消费特点,就是:时尚有主张。
  也许正是因为网络、音乐、数码、彩信等等新兴元素在"80后"的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他们对时尚产业的影响也就显而易见了。
  随机采访了十几位80后,发现,超过一半的"80后"在选择产品时把"时尚元素"列为首选,他们对时尚的追求远远超过上几代人。另外,"80后"对品牌极为挑剔,在他们的心目中,好的品牌不仅要质量上乘,还需要有个性,并且包含时尚和流行的元素。
  "80后一代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好,在家都是'公主'、'王子',以自我为中心。在消费习惯方面理想化、自我化,注重个人感受,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自己喜不喜欢。他们注重生活品质,个性张扬。"一位影楼经理说。
  26岁的外企职员妮妮是公司里出名的"血拼族"。用妮妮妈妈的话说,赚得不少,可惜,左手进右手出,全穿身上了。妮妮却表示,她并不是一味崇尚名牌的"败家女","不会傻到为了一个名牌商标去浪费血汗钱,关键还得看喜欢不喜欢。"妮妮的衣柜里,既有攒了几个月工资买的限量版包包,也有大量她轧马路淘小店淘来的便宜宝贝,而买单的惟一标准就是"喜欢"--有品位,有风格,不会跟同事"撞衫"。
  1984年出生的苏洋每天网上冲浪超过10小时,经常在网上买书、光碟、数码产品,闲时喜欢呼朋唤友去卡拉OK,假期会在网上寻找"驴(旅)友"共同出游。
  像妮妮、苏洋这样的"80后",是时尚、个性的一代。
  另外,在采访中了解到,"80后"信贷消费的比例也相当高,刷卡、透支已成为很多"80后"的日常经济行为。他们虽然经济能力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随着一些银行在大学校园发行信用卡,一些大学生也步入信贷行列,用明天的钱为今天投资。
  "攒能攒多少呢,尤其是我们这些刚工作的,工资本身就不高的,攒半天钱,结果房价一涨,还是啥都买不起。再说了,如果攒再多钱都不花,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妮妮说。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