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据统计,购买保险半年后,大多投资者都会把保险合同扔到一边,不遇到保险事故就根本不去关注它,进而很容易因为对保险合同缺乏关注而导致相关纠纷的产生。因此,为保单"体检"应该纳入理财日程。特别是岁末将近,在整理一年工作和生活的同时,您有没有想过把自己手头的保单做一下整理,比如:哪些保单即将到期?您的住址、联系方式的变化有没有通知保险公司呢?如同定期给身体做检查、给爱车做保养一样,临近岁末也来为你的保单做一次"体检"吧。
案例1:电话变更未及时告知
工作忙碌的刘先生手机号发生改变后,并没有及时告知保险公司,因此中断了与保险公司的联系,导致未能及时续保。后来,刘先生被告知原有保单已失效,不能再续保,需要进行重新核保。由于核保手续相当麻烦,还得补缴利息,刘先生决定退保。但是选择退保的话,刘先生则要损失几千元。
对于刘先生的遭遇,泰康人寿襄樊中心支公司营运部经理汪腾表示,无论意外保障、健康保障还是养老保障,保单都是有时效性的。卡式保单需要激活、期缴保单需及时缴费,才能保持保单有效发挥作用。"投保人要想保持保单有效,需注意60天的保单缴费宽限期。这段时间里,投保人及时缴纳保费,保单继续有效。超过缴费期,保单失效后要求复效的,投保人须在2年内申请,但复效时保险公司可能要求被保险人重新体检,一旦有其他身体问题,就存在增加保费的可能。同时,投保人需要补缴利息。"汪腾表示。
点评:从某种程度说,联系方式比保单还重要。如果保户的联系方式、住址等信息发生改变,一定要及时通知保险业务员,或者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及时修改。
案例2:高额保障≠周全保障
林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作为员工福利,公司为每一个人都购买了一份保险。但林女士并没有对这份保险进行仔细研究,只知道基本保额有50万元,至于保险品种,保障内容等一概不知。今年2月份,林女士在饭后散步时忽觉腹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后确诊是急性阑尾炎。手术非常顺利,1周后,林女士出院了。她忽然想起自己的那份保险,于是马上联系了保险营销员上门办理理赔手续。当她把保险合同交到营销员手中时,却被告之这次的阑尾炎住院不能申请理赔,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林女士的公司为她购买的是一份分红型的两全保险,虽然保障金额高达50万元,但这份保单中并没有涵盖住院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保障,因此保险公司无法赔偿林女士的医疗费用,林女士只能抱憾了。
点评:目前市场上没有一份保单会提供所有风险的全方位保障,没有一份保单会是"万能"的。林女士在投保后没有认真研读保险责任和保障利益,错误地把高额保障与周全保障混淆了起来。在这个案例中,林女士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这次没能获赔的不是巨额理赔款,而且她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让自己的保障变得更周全,在下次风险发生的时候,林女士就不会再遇到这种尴尬了。
案例3:保障没随个人状况调整
夏先生于2003年10月投保了一份长期寿险,外加意外、重疾、医疗等附加险种。今年10月,他收到了保险公司寄来的扣款通知书,但因为此前每年金额都一模一样,因此今年他就懒得拆信,而是像往年一样在账户里预存了同样金额的保费。没想到过了段时间,他却收到了保险公司寄来的"未能转账"通知书。通知书上显示,因被保险人银行账户上余额不足,保险费自动转账未能成功。
夏先生致电服务热线,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由于夏先生的年龄增长,今年他需缴纳附加重疾险、意外险的保费标准都有所提高,因此导致夏先生银行账户上的余额不够支付。夏先生不解,附加险的保费为什么会变化,保险公司承保时是否应及时告知。
点评:各保险公司的附加重疾险和意外险一般都采用一年期的短险形式承保,保费也是一年缴一次,且需要每年续保,续保保费则必须按保险公司每年重新核定的标准缴纳。由于重大疾病等保险的承保风险与被保险人在续保当时的身体状况、年龄和职业息息相关,所以保险费率的标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这也是一般保险公司的惯常做法。
后记:看过以上案例,相信大家一定会感觉:原来买了保险以后还有那么多讲究,如果不注意的话,还真的容易发生状况。是的,从投保一份保单开始,我们就需要时时关注这份保单的状况,时时关注自己的状况,及时对保单进行调整,这样才能确保在自己真正需要的时候获得足够的保障,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