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理论,其基本含义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该理论的应用很广泛,在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领域经常出现,而生命周期基金则是根据目标持有人的年龄特征,不断调整投资组合,从而降低风险,总而言之,生命周期基金的最终目标是与基金持有人的生命不同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并实现资本的最大增值。
中国基金市场现有三只生命周期基金,其中汇丰晋信基金公司旗下有两只,分别是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540001)和汇丰晋信2026生命周期(540004)基金,以及大成基金能公司旗下的大成2020(090006)生命周期基金。
产品设计有很大区别
该三只生命周期基金虽然都随着生命的轨迹不断降低投资风险,但最初的起步却大不相同,降低风险的幅度也各有千秋。
最先成立的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2006年5月成立以来就以混合型的身份进入市场,每年的股票投资比例上限都有所变化,至2016年6月1日以后,股票的投资比例最多不超过5%,业绩比较标准也调整为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完全转化为债券型基金进行操作。
【表1】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投资比例变动范围


操作风格各不相同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这两只基金的表现又大不相同,大成2020生命周期基金表现更为灵活,比如,从2007年二季度的94%左右的股票仓位调整为2007年三季度的54%,下调幅度高达40%,第四季度增仓至93%左右,可谓快速,虽然择时不对,踏错行情,总体来看,大成2020生命周期基金成立以来都将股票投资比例控制在54%以上;汇丰晋信2016则随着股票投资上限的不断减小和市场行情的变化,2008年以来将股票投资比例控制在20%至40%之间,符合其特性,表现更为稳健。
成立时间较长的大成2020和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对股票投资下限都没有规定,但在市场大幅下跌时都并没有大幅下调股票持仓,而是将仓位控制在跟上限相匹配的仓位之上,一方面可以说比较谨慎,一旦市场恢复上涨,可以尽量获取跟股票市场发展同步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对市场的预期不够精准,特别是在08年的熊市中,没有很好的利用"没有股票投资下限"这一利器。(具体表现参考下图)
【图1】大成2020和汇丰晋信2016的股票仓位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好基汇基金体检中心
2008年7月份成立的汇丰晋信2026生命周期基金从2009年以来将股票仓位控制在80%以上,跟大成2020生命周期一样,属于"高收益,高风险",相比之下,汇丰晋信2016则更为稳健,风险较小。
大成2020规模大幅超过汇丰晋信
截至09年9月30日,汇丰晋信旗下2016和2026生命周期基金的份额分别为3.63亿份和1.39亿份,规模分别为6.88亿元和1.54亿元,而大成2020生命周期份额达到161.15亿份,净值规模也达到100亿元以上,资产规模远远超过汇丰晋信旗下两只生命周期基金。
投资者要挑选适合自己的生命周期基金
如果说,汇丰晋信2016因为其偏低的风险特征,适合50岁左右,再有七八年就可以退休,享受2016年以后固定收益的投资者的话,大成2020和汇丰晋信2026更适合30岁左右的投资者,现在能分享股票市场的高风险和高收益,然后逐渐降低投资风险,保固成本和前期收益,等十几年过后,子女上学或者出国等需要大笔消费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减轻负担。
如果并不是冲着这几只基金的生命周期特征才投资的,那么投资者需要看清楚基金合同中规定的各类投资品种的投资比例范围,是否符合自己的风险收益要求,并注意变化区间,以便不适合自己时及时调整。
观点总结
目前市场上共有3只生命周期基金,从其产品设计来看,汇丰晋信2026和大成2020总体风险特征高于汇丰晋信2016,这两只基金至生命周期结束时仍都有20%的股票投资上限,而汇丰晋信2016一开始就只有60%的股票投资上限,至生命周期结束时,就只有5%的投资上限。
汇丰晋信2016和大成2020两只基金股票投资比例可为0,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可达100%,而汇丰晋信2026在每个时间段股票投资都有上下限。
2009年以来,汇丰晋信2016和大成2020的投资比例维持在80%以上,而汇丰晋信的投资比例只有40%左右。
投资者需看清楚生命周期基金合同内的相关规定,针对不同时间区间的投资比例控制范围,挑选适合自己的生命周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