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lee333
2009/11/27 21:31:59
…许久没有浮上来了。
那么只是近似散文的小说;又或者是近似小说的散文。
近期心境相关。和圣诞节倒不是太相关。(笑)
--------------------------------------------------------------------
author:Miracle.Gustave.Darkness
她抬头看天空时那逼人的寒气正铺成一幕绚烂的血红色,恍惚间时间好像退回了四年之前,连街道上的霓虹灯也是一如当年的刺目,华彩溢出让人无所适从。
轻轻呼出一口气,白色水汽很薄很淡,显得有点疲软无力。在灯光照射下有点无稽。
“サミ——”
口中反应出的话语里带有爽朗意味,记忆不禁切换回那爱尔兰男子发尾乱翘的场景,然后淡淡勾了一下嘴角。
好了。回旅馆吧——
<DIV Align=right>——硝子楔</DIV>
Time:the first day
那声音只是轻轻响起却竟重重砸下来。“不行,这个故事不能用”。语气里没有更多的感情色彩,只是单纯的、唯一的、明显的,否定。
至少当时在她耳中听起来,就是这样子。
把原稿揣在怀里走出杂志社的时候,空气里的温度已掉到十度以下。湿润的寒气让人无比难受,指尖停留着挥之不去的冰冷。她把右手凑到唇边吹气取暖,却有冲动直接用牙咬下去。狠狠对着手指咬下去。
虽然表情并无甚波澜。
路过一条小巷时瞥见了一个焚化桶,心里涌起了某种莫名其妙的冲动,但又很快压抑下去了。
“不要头脑发热啊。笨蛋。”
七个月前本科毕业,出乎全家人意料地,她没有参加全国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淡定地对爸妈说,“我决定写稿来养活自己”。
至亲的血缘关系无法动摇女儿的心高气傲,何况当女儿的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心高气傲。搬回家的第二天她缩在房间里除了喝茶吃饭就没再走过出来,三天后给一家知名杂志社投了稿,只是没和父母说。但是结果来得太轻易。投稿一周后收到了退稿邮件,她对着电脑面无表情地想起了自己初中第一次投稿的情形。
「要成为作家就要做好至少被退稿五十次的心理准备吗…?问题是我只想做个写手而已啊……」
她默默退出了邮件管理的页面,打开了存放着所有过去的文档的文件夹。
“确实不像是鬼才那种人会写出来的东西呢…”
轻轻扫了几眼文档的名称就关了窗口。身后的书柜上放着曾经很喜欢的作家的书籍,现在很多已不屑再去阅读。不扔掉是因为懒得去扔,不收起来是因为懒得购入新书。
是什么时候才觉察到的呢。「不创作」比「不阅读」更煎熬。「创作」比「阅读」更快乐。
是什么时候才觉察到的呢。「自己其实一点也不喜欢阅读」的事实。
因为讨厌以阅读的方式来踏入别人的视界。特别是阅读书籍…呢。
她迷恋很多种方式的情感传达。文字、画面、声音、音乐……可以的话要尽可能内敛,所以街头涂鸦那种永远只是她欣赏而不会摹效的行为。很多年了,慢慢为自己存储着能力,只是单纯觉得快乐才这么去做。
「对吧。最初之所以想到要去画画,只是因为觉得这种方式帅气得不得了。」
因而喜欢得不得了。
Time:the second day
对爸妈说了声“出外散心”就拎着个行李包跑到省城。找到了两年前曾住过的旅馆,还是那般破旧,价格还是有点不菲,但依旧还是挑了最便宜的房间独自住了进去。
临近年末,空气很湿很冷。也是在邻近的面包屋和便利店买了可以充饥的食物,没有忘记去找一杯热奶茶,就当是找个在街上随意溜达的理由。街道很老,还有电车的线路一次次分割了灰蒙蒙的天空。旅馆所在的那条横街都是很老的房子,骑楼结构,稍不小心就会穿越到民国年代,黄包车拉着美丽的少妇经过点心铺,人们着装的差异有种让人说不出来的微妙感。
那家老字号炖品门前还是有长长的人龙。明明都是这么多年以后了。
骑楼的底层几乎都是商铺。虽然早已见怪不怪,但新潮的时装或是理发店出现在这条街道上还是有种微妙的感觉。
那种微妙的感觉大抵是「不想在此处久留」的感觉。
只是自己为什么又回到这里了呢。明明之前的每一次都是阴冷不愉快的记忆。
不习惯在外面的食肆和陌生人并排坐着埋头处理晚饭,所以就算是第三次来这里,她也依旧选择在旅馆房间内填肚子。蛋糕、面包、香肠、奶茶,这几样东西混合着吃进去的感觉其实很甜腻很恶心,但因为是难以发胖的体质,也就都吞下去了。
两年前,为了确认某些事实而过来参加展会的时候,故意给了自己住宿的理由,瞒着父母在这里住了两夜。事情发生得与预料中的一致,所以结果出来的时候她没有再痛苦没有再掉泪,脸上保持着惯常的笑容回去了。世界向她宣告了人生第一场战斗的完败,她独自吞咽了某些不为人知的约定与决定,没有再次痛哭。
人有时只要承认了自己的某些缺憾,其实就会变得无所谓很多很多。
因为首战的挫败,她下了「果然此路不通」的指向不明的结论,却依旧没想向任何人解释。可是两年后的自己又在做什么呢?为什么还是因为一个「我好像还是想这么活下去」而又踏上了那条似乎被高傲的自己丢弃掉的路。
人要怎么去面对才好呢。「上帝所赋予你最高的才华并不是你最想要的」这种事实。
那就屈从,那就绕路,然后以一个「不得不」为借口推掉一切本应属于软弱的自己的责任。边骂边继续着生活,像是老掉牙故事里的悲剧英雄。
她不想做那样的英雄,于是放弃了考研。
那句话确实是自己说过的吧。「不为梦想战死的话就不行」,这样的话。
旅馆内部倒比较像战时的庇护所。东西齐全但略显简陋,但这恰恰是她最为欣赏的地方——若然不小心有了想留在这里的念头,那就糟糕了。不过住在里面真的很像场战争,四面八方的声音无孔不入,周围房间的动静可以听得非常清晰,特别是她不习惯的电视声响。
平日在家不习惯看电视,但在这里就会莫名其妙地看到大半夜。躺下去睡的时候,其他房间还是会有声音传过来。
睡不安稳是情理之中。她有太长时间无法安睡的记忆,有些东西已经刻在身体里改不掉。整夜处于半睡半醒状态,做做感觉漫长的梦,直至被手机的闹钟唤醒。
闹铃是安静不喧嚣的《道行き》。
Time:the third day
圣诞节逼近,商铺已有了那个节日的气息。她对这个节日有种彻底的反感,尽管事由已是多年以前发生的了。
空气里蓄满了萧条,和这条横街真是太相衬不过,像是弃城奔走之前的模样。两年前她在这里承认了首战的完败,两年后又在这里面对另一场战争的完败。犹如经营了多年的店铺还在继续着本小利薄的生意,一样的绵长不知所终。
她手里捧着一杯热豆浆,四处漫无目的地逛。
想到用稿件来养活自己,是因为觉得爸妈不急着要自己养老。依仗着家庭条件宽裕来追逐梦想她当然不乐意,但摆着条件又不去追逐,等老去之后对这一切喋喋不休的样子她更不乐意。只有一件事没有人知道,它被很深很深地埋到了心底。
那就是她对自己无法经济独立的挫败感。
那种挫败感由大一就开始存在了,但她始终不愿意兼职,又认为自己的文字还不纯熟而不愿意投稿——事实上因为她的文字太冷僻,也不见得会有大众杂志愿意接收。所以自己赚钱的事就被搁置了下来,一拖就是毕业。
真的很挫败啊。虽然一度觉得人生价值随便怎样都好,但果然自己还是在意的,而且在意得不得了。
所以那种感觉已经很久了。不愿找兼职,但还是对使用父母的钱有深重的罪恶感。
就像两年前,用家里给的零用钱,做了人生第一个同人本的时候一样。觉得自己好像哪里的富家小姐,用钱去玩昂贵的游戏,输了也就输了的感觉。
两天前又被杂志社退了稿。不是不知道自己无甚画画的天赋,但又总是认不清事实真相。因挫败而被压下去的热情,又往往因为几个分镜的灵感而被挑起,不禁又画了下去。
但始终是完败。和两年前一样。
天气好冷,冷得神经都快要僵硬一般。空气里有食物的气味,于是在某个小铺买了煎饺吞掉了。行走有如散心,可以因路边状况转移注意力而少想一点自己的事情。
两年前在这个街角有老鼠被车压死,第二次路过时尸体又被车撞偏了位,第三次路过时它已经被碾扁了,不知道是多少辆车合作的结果。她自己的心情,就如同那老鼠般恶心。
真的好恶心。最讨厌才华不足却又肆意努力的人了。最讨厌了。
会这么讨厌那样的人,是因为自己最讨厌自己了。
Time:the fourth day
她出现了,蛮横地要拉扯她回家,口里还念念什么“出来那么久干什么呀又不和家里联系想吓死人吗”。
没力气去反抗她。本来就是费尽了勇气逃了出来,身上所带的钱,不多。
好像也该回去了。回去找偏向正轨多一点的工作,回去承认自己的天井,回去认真考虑孝顺和负责任的问题,回去彻底成长。
该回去了。她出现了,就代表自己疯不下去了。
她的理智人格冲了出来要拖她回去,她一定会听话回去的。
回去锁起所有稿件与绘画工具,删去电脑中所有写过的文档,用一只可以轻易掰断的、只有700MB容量的CD-ROM来装载自己的整个过去。
被人称赞过的,被人喜欢过的,被人无视过的,被人追随过的,文字。
回去了,就跟它们说再见。
“Merry Christmas!”
自2004年后再不曾庆祝过这个节日的她,悄悄对自己说了最后一句。
<DIV Align=right>Fin.</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