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加息预期影响,11月20日上市的本期1年期和3年期电子储蓄式国债在星城遇冷。相比之下,青睐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人则明显增加。多多/CFP
同样在经济复苏通道,同样充当着市民家庭投资理财的重要配置品种,眼下,星城各大银行理财专柜上国债与银行理财产品却"狭路相逢",遭遇了同台PK。
存顾虑市民转买理财产品
昨日辗转人民路一带多个银行网点了解到,在浓厚的加息预期之下,市民们对国债的热情已经大打折扣。而一些原本计划买国债的客户,最后转而购买了短期银行理财产品。
"看到你们门口电子显示屏打出的滚动字幕,晓得有国债可以买。我来问问还有没有额度。"昨日上午,挎着小包赶到光大银行人民路网点的肖女士直奔大堂经理曹欣。曹欣则直接建议肖女士买国债不如看看其他的银行理财产品。
曹欣告诉,"本期国债上周五开始发,买的人零零散散有几个,不多。也有几个人问,最后也都因为年利率不高没有买。"提及国债遇冷的原因,她认为是加息预期影响了市民理财的策略:国债期限太长,但市场普遍认定明年会加息,国债原本利息不高,提前兑取还要收手续费,相比之下,买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显然更划算。
一番解释后,肖女士最终放弃了买国债,转而购买了一款期限为3个月,年化收益率为2.51%的银行理财产品。
细算账国债抵不过两次加息
事实上,当前的国债是财政部顺应市场需求做出了调整的。上半年的国债基本为3年期和5年期,年利率分别为3.73%和4.00%,而调整后为1年期和3年期,年利率分别为2.60%和3.73%。
但即使如此,国债仍旧遭遇着鲜人问津的尴尬。发现,尽管许多银行动用了短信提醒、电子显示牌告知和柜台贴出通知等多种营销渠道,但眼下市民们普遍更为青睐流动性和收益率略胜一筹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肖女士前往的光大银行则更为明显:国债卖不动,而该行一款1年期预计年化收益率为3.8%的短期理财产品则在短短一个上午被抢了个精光。
仔细算笔账不难发现,假定明年加息每次以常规的27个基点变动,则只要有2次加息,则届时的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年利率将高于此时的国债年利率(详细见附表),尤其对3年期国债而言,未来3年内加息2次的几率非常大,届时市民不得不提前兑取,损失利息收入和手续费。且目前国内利率处在2004年以来最低水平,国债的回报率相对也较低,在加息预期之下,其相对定存最大的利率稍高的优势也将逐渐消失。
精打算理财思路应择市调整
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充裕流动性等因素引发的通胀预期开始在全球蔓延。而始于2008年秋季的降息通道也有望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改道。"赢行家"投资理财专家团专家、中信证券理财师王正斌认为,市场变化时,个人理财策略需要适当调整。
据王正斌判断,短期内相比加息,银行准备金率上调的可能性更大。由于股市快速上扬,金融资产泡沫较多,因此短期内的股票和偏股型基金宜适当减仓,而相应地增加货币型基金的配置。而中长期来看,未来3年内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原来为适应降息周期而执行的个人和家庭理财策略,需要及时调整应变,以优化投资组合,实现财富稳健保值增值。
王正斌表示,基于此,投资者可适当布局银行理财产品。而为了抵御通胀和加息选择此时介入黄金,则并不明智。黄金价格已经偏高,投资黄金来应对通胀,至少也要等到金价稍微回调才比较合适。
对比定存,加息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
品 种 当前国债年利率 当前定存利率 加息1次后定存利率 加息2次后定存利率
1年期 2.60% 2.25% 2.52% 2.79%
3年期 3.73% 3.33% 3.60% 3.87%
10万元投资 当前1年期较定存多350元,3年期较定存多400元;若经历一次加息,1年期较定存多80元,3年期较定存多130元;若经历2次加息,1年期较定存少190元,3年期较定存少140元。
备注:加息以每次变动27个基点为假设,以上均为年利率和年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