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snow
2009/11/21 16:49:27
今年股市一路走来,一直出人意料。首先是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将信将疑,年初大家还比较谨慎,高位也就看到2600点。到3000点时投资相对乐观了,但不久大盘一直从3400点跌到2600点。但实际上股市只是在回档,这一波只是大盘对去年错误下跌的一次修正。正是从这时开始,以医药、智能电网、中小地产、家电、汽车等为代表的内需及结构调整股开始启动。所以如果一季度谨慎,二季度乐观、三月季度又谨慎,估计今年的收益不会太多。
其次是投资策略,2006年至2007年的股市存有一定的泡沫,使很多投资者相信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是获利最好的策略。但股市在2008年崩溃后,坚持这种投资策略的投资者甚至受到肢体问候。所以今年大家牢牢记住了,一旦股市不妙,就得立刻、坚决、彻底地止损。这也是今年8月初股市调整来得快速、来得深刻的关键原因吧。但今年却恰恰和去年完全不同,如果严格止损,一年下来,估计收益同样不会太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个股的涨幅已超过预期。今年上半年,恢复性行情是主角,所以个股大幅长时间上涨看不出来,投资者如果经常处于两种状态中,一是个股涨幅已大,估值似乎已不便宜,获利了解应是不错的选择。但不久,新的变化就到来,比如市场转好,业绩超预期,政策助推,回头看看留着这些业绩不断变好的个股,应该是更好的选择。而这种现象在下半年恢复行情结束后尤为明显。比如下半年医药股开始上涨时,更多地理由是相对周期类股票估值较低;接着国家加强医保的政策使投资者对明年看高一线;随后国家医改目录颁布优于预期;三季度季报许多医药股业绩突然超过预期;美国宣布"甲流"进入紧急状态。现在,跨年度行情也提前展开,关于医药的小道消息开始盛传,医药频频出现在涨幅榜的第一面,是否要获利了结呢?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但有一笔大账倒是可以算算,全球医药企业的利润约4000亿美元,如果按中国占全球GDP7%的比例算,中国医药利润可以达到2000亿,如果这些医药企业60%是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市盈率30倍,那么医药股的市值约3.6万亿,总市值的12%,约是现在医药股总市值的3倍。如果10年达到这个水平,中国医药股的总市值会在未来的10年比市平均水平多涨2倍,每年领先大盘10%以上。
如何决策呢?不同的理念和不同的投资目标会有不同的决策,但如果将问题数据化和实际化,可能就会感到心里不那么烦了,什么时间卖票、什么价格卖票是一种艺术。(每日经济新闻 广发基金 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