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ennong
2009/11/21 10:49:44
200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市场虽然尚未过半,但天价拍品却是纷纷出现。在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宝福局所铸"咸丰通宝·大清壹百"大钱以196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成为新的"古钱王"。在北京翰海的秋拍中,陈逸飞名作《长笛手》以3248万元成交。但就是这些天价成交的拍品,曾经在拍卖市场上无人问津。
精品也有流拍时
《长笛手》是陈逸飞旅美时期最喜欢的作品,是他为纪念美国哈默画廊60周年庆典展览所创作。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在1987年首次展览时这幅作品的标价只有几万美元。这幅构图简洁、空灵,色彩单纯,人物塑造庄重、典雅。作品中背景和主体均为大片黑色,但陈逸飞巧妙运用光影和色彩对比,挑战写实绘画技巧的高峰。整个画面弥漫着宁静柔美又略带神秘忧伤的气息,其意境延伸画外,这也使得刚到美国不久的陈逸飞一画成名。后来,一位30出头的年轻人,花了十多万美元购买了这幅作品。到一家香港画廊买走时,《长笛手》的身价已经是200多万美元了。然而,就在2009年5月下旬举行的第4届国际艺术古董展专场拍卖会上,《长笛手》以2500万港元起拍,但因无人竞拍而流拍,此次再战内地拍场,其成交价突破了3000万元人民币,一年的投资回报相当可观。
这样的例子并非个案。11月15日结束的北京荣宝秋拍中,由著名画家范曾在徐悲鸿底稿上创作的《六朝诗意图》拍出了985.6万元。此件作品的草稿由徐悲鸿作于1929年,其成稿原作现藏于莫斯科博物院。这件白描底稿在沉寂了77年后,由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女士邀请当代中国著名画家范曾将其按照原作补充完成,使它凝聚了现当两代画家的精华,重新焕发出历史的光芒。就在三年之前的北京保利秋拍中,这幅作品估价只有80万至100万元,但因无人问津而流拍。
收藏投资需慧眼识珠
如果说这两幅作品仅凭名头就可以知道其身价不菲的话,那么"咸丰通宝·大清壹百"大钱最初却因无人识货,差点流散在民间。这枚古钱原为福建省福州地区的民间传世品,1998年进入钱币市场,由于当地人认为它是赝品,被带到上海,在云洲钱币市场售出。随后在1999年春季上海国拍第五届钱币拍卖会上亮相,被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以25万元拍得,并创下当时中国古钱拍卖的天价。申城著名钱币收藏家孙仲汇先生称其为"清钱之王"。10年之后,这枚古钱再次露面,成交价翻了近八倍。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在拍卖市场上同样也是适用的。只不过很多时候投资者需要慧眼识珠。即使遇到各种各样的杂音,如估价偏高、真伪有争议等,要有出手的魄力。拍卖是一槌子的"买卖",有时即使流拍卖家也不愿意出让。因此,只有同时具备眼力和魄力,才能在艺术品投资中收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