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读到博士要20多万 储备教育金宜早不宜迟
查看完整版本:读到博士要20多万 储备教育金宜早不宜迟
2009/11/20 4:09:55
  在国内读到博士,公办大学需要约19万元,民办大学需要约23万元。如果是国内读完高中,然后到国外读本科及硕士,费用约为67万~97万元。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日益高涨的教育费用,70%的家长尚未实施子女教育金准备计划。那么,家长们该怎样储备子女的教育金呢?
  教育金筹划 宜早不宜迟
  要估算大学教育费用,还要考虑到通胀,而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假设某4年制大学的费用是每年2.5万元,4年累计10万元,而孩子要在13年后开始上大学,如果通胀率或学费上涨速度是平均每年5%,则到孩子上大学时,面对的教育费用账单是约19万元,如果通胀率是6%,那这个数字将攀升到差不多22万元。
  来看两个例子。A在孩子刚出生时即开始投资,每月仅投入100元,到孩子上大学时共持续了18年。B在孩子13岁上中学时才开始投资,每月投入300元,到孩子上大学时共持续了6年。甲乙两人最终的投资总额都是2.16万元(假设每年投资收益率都是8%),到孩子上大学时,甲的教育金总额会达到4.8万元,而乙的教育金总额则只是2.7万元。
  这里只是以100元为例进行说明,一般家庭每月省出500~1000元应不是大问题,这样,投资的差距会更大。
  巧用理财手段减轻压力
  目前比较适合做教育理财的金融产品主要有教育储蓄、基金定投、助学贷款、教育保险和教育信托等几大类。
  A。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的最大优势在于采用零存整取定期储蓄的方法,获取整存整取的存款利息,还可以免利息税。其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最高为2万元,存期分为1年、3年和6年3个档次。1年期、3年期按整存整取定期计息;6年期、5年按期整存整取利率计息。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储蓄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投资者范围比较小 、投资规模非常小等。
  B。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类似于银行零存整取的基金理财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可平均投资成本,自动逢高减筹、逢低加码。在这种情况下,时间的长期复利效果就会凸显出来,可以让平时不在意的小钱在长期积累之后变成大钱。
  采用基金定投储备教育金,不会给家庭的日常支出带来过大压力,又可获得复利优势。
  C。教育保险
  教育保险相当于将短时间急需的大笔资金分散开逐年储蓄,投资年限通常最高为18年。越早投保,家庭的缴费压力越小,领取的教育金越多。而购买越晚,由于投资年限短,保费就越高。
  从理财的角度出发,教育保险也不宜多买,适合孩子的需要就够了。
  D。子女教育信托
  子女教育信托,是指委托人(即子女的父母)将信托资金交付给信托机构(即受托人),签订信托合同,通过信托公司专业管理,发挥信托规划功能。双方约定孩子进入大学就读时开始定期给付信托资金给受益人(子女),直到信托资产全部给付完。教育信托一是可以让父母事先规划,事后无后顾之忧。二是财产受信托法保障,产权独立避免恶意侵占。三是不会让子女过早拿到大笔财产,失去人生奋斗目标。另外,父母每年可领取由信托公司代为管理和投资时所产生的收益。在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父母为子女设立专门的财产信托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并不普遍。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