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只分级——国投瑞银瑞和300即将发售。在今年指数基金密集发行,各路产品雷同严重的背景下,一只具有创新意义的指数产品的诞生备受市场关注。
据国投瑞银基金市场部人士透露,自该产品投入宣传以来,客户咨询量成倍上升,公司将提前结束原定10天的发行安排。由于发行上限为120亿,更有市场人士预测,该基金可能出现2007年牛市时一日售罄的久违场景。
上涨分享杠杆 下跌不会放大
这只基金并非简单的增强型 沪深300基金,而是将基金总份额一分为三,除去正常跟踪标的指数变动计算的“母基金”,另有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两部分“子基金”进行上市交易,这两部分的净值是根据对后市判断不同,分别进行杠杆计算的。
据国投瑞银基金总助理刘凯介绍,当瑞和300母基金份额的净值涨幅未超过10%这一“阀值”时(即1.0元至1.1元区间),在计算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的净值时,二者将按8:2分成,瑞和小康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变动额是瑞和300份额的1.6倍。
当瑞和300份额的基金净值涨幅超过10%(即在1.1元之上变动时),在计算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的净值时,二者将按2:8分成,瑞和远见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变动额是瑞和300份额的1.6倍。两个区间的1.6倍,成就了该基金的杠杆功能。
当沪深300指数走弱,使得瑞和300净值低于1元时,各部分净值计算相同,没有杠杆放大效应,和同期普通沪深300基金跌幅相似,即实现了“涨时分享 跌时同当”的效应。(如图)
刘凯对表示,10%这一“阀值”的设定不会改变,这意味着10%将成为小康和远见两部分杠杆变化的分界点,瑞和300分级基金会在每个交易年结束时以分红方式,将赢利的份额折算给投资人,使得基金净值归一。这样“游戏”清盘,一切重新开始。
折溢价现象必将出现 大资金投机套利两不误
目前封闭基金的二级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溢价现象。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上市后也不会例外,但它们各自的折溢价情况却带着玄机。
根据该基金合同规定,在募集完成后6个月内将基金份额上市交易。按正常情况如果此时沪深300指数距离成立时,上涨10%以内,那么小康净值将高于远见,理应获得一定溢价,而远见出于折价状态,如果涨幅超过10%,则二者相反。
为了防止过度的折价、溢价,这款产品安排了场外申赎机制。国金基金分析师张剑辉认为,在瑞和小康份额、瑞和远见份额出现整体性折溢价时,通过配对转换进行套利操作。比较交易和时间成本,场内交易方式均具有优势,但同时也需注意,配对转换最快需要T+1交易日在此期间股指的波动将对套利交易的结果带来影响。
在折溢价幅度过大出现套利空间时,必然会有大额资金投资者进行这一套利交易,进而会将二级市场价格拉回至合理幅度。
联合证券基金分析师宋曦认为,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份额相当于瑞和300份额而言是互卖了一份看涨期权,经过综合测算,对于场内认购者而言,基金上市后会出现可观溢价,在假设标的指数温和上涨的前提下收益预计可达到6%~14%。他推测推测短期资金在认购瑞和分级基金后的操作可能是在上市后持有瑞和小康并抛出瑞和远见。
海通证券则对此产品分析为适合市场判断力强的投资者。瑞和小康/远见都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品种,但总体杠杆水平要低于同庆B或 瑞福进取,杠杆水平随市场涨跌而大幅波动,在市场下跌时没有杠杆,周年运作的特点更加强了杠杆波动的不确定性。
华泰证券不看好瑞和两类份额上市后都将出现溢价的说法。根据对期权价值的测算可知,一般情形下,瑞和小康应折价交易,瑞和远见应溢价交易;瑞和分级基金的波动率越大,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分别对应的折溢价率也应越高,同时二者相互抵消。考虑到投资者的非理性因素,未来出现瑞和小康溢价、瑞和远见折价的情况可能性更大。
小提醒:投资者通过各大等场外机构认购该基金将确认为瑞和300份额,但不具杠杆效应,认购代码为161207,投资者在场外认购需使用中登公司的深圳基金账户。
投资者在场内如交易系统认购该基金,认购代码为161207,基金发售结束后,场内认购的全部份额将自动按1∶1的比率确认为瑞和小康份额与瑞和远见份额。上市后,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将启用各自新代码分离交易。购买时间应在发售期内交易日开市时间(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