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基金圈〗 → 基金的“风声”谁不得不卖?谁蒙面要买?
查看完整版本:基金的“风声”谁不得不卖?谁蒙面要买?
2009/11/19 10:53:13
    

  华谊兄弟的“风声”你看过吗?

  有点像杀人游戏。把一群人带到一个城堡,告诉他们当中有一个人是地下党“老鬼”,让他们相互揭露、坦白。交出老鬼,其他人才能出城。

  “风声”玩的是心跳、刺激和血腥。

  很早就听到博时转让股权的风声。

  但直到如今,买博时的“老鬼”和“老枪”们是谁,还隐在城堡。

  节前,我曾问一位故人,“是你买的博时吗?”

  “我曾经考虑过,也有人向我提议,但我后来放弃了。”

  不是因为每股109.5元的价格让他却步,而是“我既然做的就是资产管理,为何我做得比博时差呢?”

  相比十一年历史的中国业大腕博时,朋友虽纵横捭阖投资界20载,但其当下的管理规模、人才都难以对其撼动。

  是什么让这位投资人信心雄起?

  “我靠的就是制度。”

  如果务虚一点,可能就是公司治理,是激励,是理想照进现实。

  16日晌午,笔者约见一位的总裁,他是深知公司治理奥妙的。

  “我们旗下有一间基金公司,我只给他们提出大方向,比如未来三年,我要求他们达到怎样的规模。其余的事情,我们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

  中国基金业被寄予厚望,从起初的制度安排、人才层次等各方面,行业的先行者们莫不煞费苦心。在制度设计上,如基金部一位管理层所言,“我们希望股东间是相互制衡,有完善的治理。”

  但正所谓,人心多有筹划,就必愁烦。

  基金业的麻烦从未休止。

  不论基金黑幕,及以后经智慧人精心设计的老鼠仓就与基金同行十一年;基金公司内斗事件更是多有耳闻,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知情人士便隆重早前申万巴黎、国联安及富国等公司的“风声”大戏。

  一位合资基金公司总裁说,公司治理越来越像天使。

  “基金业十一年来,公司治理有大幅改善,和国外基本接轨。像我们海外股东,就非常支持经营层的工作。”

  但魔鬼就在细节中。

  曾知否?北京一间著名基金公司,其单一控股股东却无法向其派驻任何一名经营管理层。

  “我相信基金业存在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尤其老十家,很多都带有浓厚的总烙印。”

  公司治理,是天使还是魔鬼?

  作为股东,你如何对待这样一群最贵的职业经理人?

  商业无情。

  如果在内部人控制、盈利丰厚和惟命是从、碌碌无为之间,你会如何选择?

  作为经营层,当股东利益和客户利益相冲突,你的天平又在哪边?

  将100%变成75%(华夏基金),将70%变成60%(国泰基金),只是量的变化,只是为问题而问题,能改变什么呢?

  曾经听到一个最凶残的说法,“公司治理就是独裁。”它既挑战了传统理论,也挑战了你我的神经。

  比风声还风声。

  索性再凶残一点。

  把经营层也变成股东吧。基金业十一年了,七年之痒,现在不止是痒,而是痛了。

  既然可以卖给李泽楷,为何不能卖给范勇宏,不能卖给肖风呢?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