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在全球已呈星星之火、即将燎原之势,跟不上低碳经济发展步伐的国家将在经济、技术、贸易方面处于被动。”上海一位昨日告诉,“低碳经济”目前是业内最为流行的讨论话题,碳减排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除挪威、日本和欧盟外的西方发达国家至今不肯提出大幅减排的承诺,特别是美国,仅提出微乎其微的4%的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当然也不会为自己戴上“紧箍咒”,“中国在内外部压力下将加快发展适合国情的低碳。”
因此,对于“低碳经济”的关注已经从初创开始向成长过渡。“而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到宣传的热度。表现在市场上,则是概念多于实质,低碳概念股全面开花。”低碳经济是节能环保的重要受益者,大成基金认为,从投资的角度看,该板块可能是持续两三年的投资主题。
必须实现的转变
“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人均能源消费还有较大上涨空间。”但大成基金认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比重过高,电力能源结构中火电比例过高,给环境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加快发展适合国情的低碳产业势在必行。
截至昨日收盘,“低碳经济概念”的股票都走出了不错的,其中特变电工(600089)(600089)、宝钛股份(600456)(600456)、东方电气(600875)(600875)、天奇股份(002009)(002009)等都表现不俗。
上述基金经理认为,11月是低碳概念的蜜月期。“主要在于11月中旬的奥巴马访华和12月初的哥本哈根会议,以及在此期间国内密集出台的和节能减排的各种扶持。作为以事件性驱动为主的低碳板块,这将给其带来充分的交易性机会。”
“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全球性治理问题,是一个必须实现的转变。” 中原员马嵚琦认为,长期来看,一方面,2008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而2009年以来,美国已多次公开要求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减排体系中,目标直指中国,我国面临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国建立市场化减排体系也只是时间问题,当前国内经济的快速复苏更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华泰证券研究员李文辉也认为,低碳经济产业链是一个可持续的投资机会,“哥本哈根会议将在12月召开,国内各地的相关降低碳排放政策正在陆续推出,相关个股如科达机电(600499)、东方电气(600875)和三爱富(600636)等可以中期关注。”
“碳金融”潜力更大
哪些领域将先受到“低碳经济”政策推动与资金支持,从而能够有实质发展呢?
联合证券研究员王爽认为,有几点必须注意,一是对碳减排最有效的;二是能对GDP有所拉动的;三是技术与成本接近了能够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的。“我们认为,清洁能源电力和新能源动力汽车是最符合的,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的确是这样,而对于例如建筑、工业等领域的节能,政府恐不会出台大力支持的政策,仅是鼓励而已。”
大成基金指出,在当前气候与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热点,国家也将会在“调结构、降能耗、优能源、促循环、推交易、增碳汇”六个方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此为中心,低碳经济也将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在这些投资主线中,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是低碳经济的三大主线。
不过,由于新能源在能源中占比很低,因此,大成基金研究员认为,短期内对碳减排的实质性贡献有限,而“节能”和“减排”路线对碳减排的实质性贡献更大。
另外,据了解,“碳金融”目前正成为各家基金公司讨论的热点,“这个很有望成为金融业的新兴增长点。全球碳交易、碳、碳基金等相关业务将迅猛发展。”上述基金经理告诉,虽然当下“碳金融”的利润少,但潜力巨大,可积极关注。
上述基金经理给算了一笔账,根据世界测算,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400亿欧元,约合1900亿美元,全球碳交易在2008年至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500亿欧元。“预计2030年碳排放交易可达6000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品。“而我国仅中国绿色碳基金以及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就这两只基金还不是纯粹的碳基金,基本上是绿色公益基金,与参与碳交易等基金有着本质区别。因此,碳金融业务潜力巨大,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金融业应积极关注该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