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整顿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产品现状究竟如何呢?昨日,记者以客户身份拜访了多家位于上海闹市区的银行营业大厅,发现绝大多数银行将自家理财产品的资料撤出宣传架,主推的理财产品数量也大大缩水。更有一些银行走上极端,称已全面停止销售理财产品。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大商业银行都按照银监会要求,不同程度地对自己的理财产品进行整顿。有内部人士对记者称,"大伙谁都有问题,查到谁算谁倒霉"。
自家理财产品资料撤架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银行已经将自身的理财产品资料撤出宣传架,取而代之的,是各大基金公司的宣传折页和银行自身业务的宣传册。据不完全统计,银行主推的理财产品种类和数量都大为减少,大都在3~4种理财产品之间。
在交通银行徐汇支行营业厅内,宣传展架上的地盘几乎都被基金产品资料和投连险产品资料瓜分完毕。该行的客户经理介绍说,由于目前股市情况不被看好,加之中石油的破发也让大多数投资者心有余悸,他们并不推荐投资者购买打新股产品。
一些银行比较极端,干脆停售理财产品。记者在拜访位于上海肇嘉浜路的深发展银行时,该银行大堂经理称,深发展银行目前不销售任何理财产品。浦发银行的理财经理也表示,现在浦发银行暂时没有理财产品推出。但他说,想购买浦发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可以先登记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到有产品推出时,他们会逐一通知。
基本不见"预期收益"
记者发现,即使有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资料被摆出来,对照银监会的最新规定,基本上都没有"预期收益率"、"最高收益率"等字眼。除了在光大银行的营业大厅,记者发现一张旧的名为"光大阳光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宣传页,上面醒目地写着 "预期年收益率7~12%"。颇有意思的是,在这几个字上,有人用黄色水彩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虽然银行在推理财产品时强调"安全"性,但实际上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低。在光大银行的大门口,记者看到一张产品宣传单,上面写着"半年产品收益率7%"。但仔细一看,是一款针对美元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有其他银行的客户经理称,考虑到美元正在贬值,这个收益其实不能算是比较高的。
买产品前先做抗风险测试
在招商银行理财专柜前,理财客服为记者推荐一款名为 "智富赢家C款"的理财产品,称可以选择货币型和债券型,风险很低。当记者询问有没有较高收益的产品可以推荐时,该客服人员推荐记者先做一个抗风险能力的测试。
在这份"个人投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表"上,记者看到此表的目的是"协助客户评估自身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客服人员称,会针对测试结果推荐相应的理财产品。如果客户是做保守型投资,有保守型理财产品;如果客户愿意接受一定风险,则有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在花旗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营业大厅,记者也遇到了类似的测试。交行的客户经理称,大多数投资者的测试结果都是稳健型,对应的理财产品基本都是保本型理财产品和债券型基金。他说,这也反映了大多数投资者的理财心态,本金安全显然被放在了第一位。
另类突围 银行改卖实物品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有些银行开始推出"另类"的产品,试图突破银行理财的困局。
在中国银行的营业大厅,记者发现,作为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的中国银行已经在产品宣传架上摆放了奥运纪念产品的产品目录,并开辟了专柜现场销售奥运纪念币。
华夏银行的客户经理称,虽然近段时间暂停销售理财产品,但华夏银行已准备推出实物黄金投资业务,该客户经理称,尽管近来黄金价格较高,但长期来看,很有投资价值。
在中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册上,记者发现中银理财正在推广"推荐有礼、签约有礼"的促销活动,凡是在促销期内购买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均有礼物赠送;而光大银行也在开展促销活动,称凡购买其特定理财产品,可赠送价值200元的奥运礼品一份。(胡俊华 郝匀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