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化投资与主动管理二者的优劣争论早已有之。推崇主动管理的一方坚信“人定胜天”,凭借专业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能够战胜市场中的群体大众;而推崇指数化投资的一方则坚信“道法自然、无为而胜”,以被动的方式分享市场收益并承担市场风险是投资的最佳选择。
指数化投资:无招胜有招
所谓指数化投资,就是以复制指数构成组合作为资产配置方式,以追求组合收益率与指数收益率之间的跟踪误差最小化为业绩评价标准。其特点和优势在于投资风险分散化、投资成本低廉、追求长期收益和投资组合透明化。
世界上的第一只指数于1971年出现于美国,是富国(Wells Fargo
Bank)向机构投资者推出的指数基金产品,第一只面向公众的指数型基金是在1975年,由John
Bogle在美国设立的先锋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刚推出的时候,所引起的反对远远大于支持,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有一些年金基金部分地改变了对指数投资的看法,20世纪80年代指数基金已经开始逐步吸引投资人的注意,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指数基金才真正获得了巨大发展。
主动管理的推崇者认为,市场并非完全有效,而是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通过基于对经济、、股票以及市场运况的,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超额收益,这种投资理念的哲学根基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深圳信息公司指数事业部总监陆志明认为,作为一种被动式的投资方式,指数化投资与主动式投资方式的根本差别,在于它完全按照指数样本股票的组合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不进行选股,而将选择股票的权利交给指数编制机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最终选择股票的权利其实并非交给了指数编制机构,实质上是交给了市场。目前市场上最流行且认同度最高的指数,通常按照市值和流动性进行选股。在透明化的指数选样标准下,股票进出指数样本股票组合实际上是市场综合力量推动的结果,是“无形的手”在发挥作用。
指数化投资在中国:现实与远景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证券市场中,指数基金深受各种类型投资者的欢迎,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呈高速增长态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美国的经验看,在长期里,指数基金的收益率要高于积极管理的共同基金。指数基金的收益率之所以高于积极管理的共同基金,从表象看,一是因为节省了管理费用,二是因为像彼得·林奇这样的投资奇才毕竟是凤毛麟角。
而经典金融学则从理论上证明在一个完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任何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等手段都不可能使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任何关于主动管理会优于指数化投资的论断,无论是在逻辑意义上还是意义上都找不到充分的理由。
而中国证券市场起步于1990年,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并非完全有效的证券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存在大量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在2005年之前,与主动管理风格的基金相比,指数化投资的优势并不明显,指数基金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市场有效性得到了显着提升。主动管理型基金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逐年增大,指数化优势开始得到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指数基金规模开始加速增长。尤其是在今年,基金公司大量发行指数基金产品。而这种数量和规模的增长又进一步加大了主动管理战胜指数化投资的难度。
我们认为,在中国,指数化投资正当时。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经逐渐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较低的估值和较好的成长前景令A股市场未来两年呈现牛市格局应为大概率事件。另一方面,长期来看,随着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全流通市场成为常态加之监管效率的不断加强,A股市场有效性将会进一步提升。随着主动型基金越来越多、占市场市值比重不断增加,跑赢市场平均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主动管理战胜指数化投资的难度也将会越来越大。
寻找中国的Vanguard
美国先锋基金公司(Vanguard)成立于1975年,总部位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是美国三大基金公司之一。1976年,先锋基金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指数化共同基金—先锋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1986年,先锋基金推出了针对个人投资者的第一只指数基金—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Index
Fund,该产品随即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债券型共同基金之一。1990年,先锋基金又创立了第一只国际股票指数基金。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先锋基金拥有150只国内市场基金和众多海外市场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近1万亿美元。纵观先锋基金成功的发展历程,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大力发展指数基金。先锋基金在行业内率先建立起有广度的指数基金和产品线,这些指数产品既可以独立销售,更可以成为FOF型基金的投资标的。不同的指数产品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灵活多样的策略型产品。先锋基金旗下的众多产品都以FOF形式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中国的基金市场起步时间较晚,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市场细分,因此也没有专门主攻指数基金的公司。但是,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升,一些先知先觉的基金管理公司开始加强指数化投资的研究,同时加快了指数基金产品的发行。如今,类似先锋基金公司这样以指数化投资为特色、同时涵盖主动管理型产品的大型基金公司已经初具雏形。
截至2009年11月初,内地基金市场共有40只指数基金产品,管理指数基金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有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3只)、华夏基金管理公司(3只)、华安基金管理公司(3只)、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3只)。而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正在发行的深证100ETF联接基金募集成立后,将成为国内首家同时管理4只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
2009年三季度末的显示,10只规模最大的指数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为1674.55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和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各有2只产品(表1)。而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今年8月发行的沪深300指数基金的首发规模超过167亿元,至此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指数基金的资产规模总计超过500亿元。算上正在发行的深证100ETF联接基金,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堪称国内指数基金管理人中的巨无霸。
我们认为,投资者进行指数化投资的主要方式就是购买指数基金。而在指数基金中,ETF运作效率最高。因此,选择一个指数化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跟踪具有鲜明特色的指数的ETF及其联接基金,是普通投资者参与指数化投资的最佳选择。
我们认为,在众多成分指数中,深证100指数具有明显的投资优势。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指数事业部副总监杨成栋介绍,深证100指数是国内第一只明确定位于投资功能的产品型指数,作为描述深市多层次市场的核心指数,它以“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额”两项客观指标为基础,精选深市100只最具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成分股。这种构成使得深100指数兼具收益性和成长性的双重优势。大盘蓝筹的价值性投资和中小盘股票的成长性投资一直是市场中两股交替的力量,长期来看行业配置均衡的组合更能享受轮动上涨行情,对单边下跌也更具抵抗能力。
深证100指数在2006、2007、2009年市场上涨阶段表现突出,涨幅超过上证综指、上证180等指数;而在2008年市场下跌价段的表现则与其他指数基本相当,表现出领涨抗跌的特点。
同时,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的指数投资团队具有丰富的指数化投资经验。对于指数化投资产品,跟踪误差最能衡量基金公司和基金的指数管理能力。跟踪误差是基金收益率与基准指数收益率之间的标准差,这个差额越小,代表指数基金与标的指数有更好的拟合度。从几只ETF产品来看,易方达深证100ETF跟踪误差最小,充分体现出该基金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