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ennong
2009/11/13 14:30:32
公婆的理财方式
我家公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和老公认识以后,就知道他家里小时候很困难,因为公公从小就没了婆婆,少了个女人的家庭可想而知是多么辛苦的事情.和婆婆结婚后家里是一穷二白,没几年后公公的父亲也没了.
公公很勤劳,做个农民,当过司机,而且从90年左右就开始去香港打工,非常勤劳而且节省的一个老人.一分钱能分成两分钱用,和我家的思想观念完全不同,没认识我以前老公也是个好孩子,一个月只要很少的生活费,认识了我之后,生活费一个月翻了几倍,汗.
公公赚的钱大多数是港币,90年代的时候去香港挺挣钱的,公公很省,一年就能存下好几万,在那个年代算是一笔不少的财富,全部存成银行定期,而且是港币,那时候港币值钱,100元港币最高能换到140元人民币.
婆婆则在家里种点田地,大多数是自给自足,偶尔也到市场卖点,当然由于有不少的存款,公婆借出去了部分,一年能有18%左右的利息收入,借出去的金额大约有10多万吧,不过听老公说,最后的结果很惨,利息只收到1-2个月,最后是连本钱也没有了,可怜公婆的血汗钱.
2000年左右的时候,有人叫公公在香港买房子,不过公公左怕狼,右怕虎的,没有买成,可惜了那么多的钱放在银行,要是买了,现在也不用这么辛苦.
公婆一生辛苦的理财全花在老公和我身上,结婚时估计花了老人30多万,不包括房子,给了我们10多万的港币,首饰估计也有几万,还有包括所有一切的费用最少也要10多万.可惜他们给的钱我们越花越少了,结婚几年不能帮助老人,还一直啃老.
03年的时候,生了儿子以后,有次在阳台上晒衣服的时候发现公公的一大堆存单,汗.最少有30张以上, 全是定存,有的都发霉了,放在阳台上晒,汗.我看了下,有的2000元,有的几万元,估计还有20多万的港币.可惜公婆很笨,没有在港币值钱的时候换成人民币.辛苦了一辈子的钱就因为港币贬值亏了不少,我自己最低估算了一下,假如仅仅有40万的港币,从最高140元降到88左右的时候公公才换人民币,要亏了将近20万,这笔钱估计要省一辈子也省不了.
现在公公把全部钱换成人民币了,还是继续存在银行,不过婆婆终于有了进步,在我的开导下,开始了基金定投,虽然金额很少,一个月只有300元,但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希望他们能有越来越多好的理财方法,与时代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