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9/11/11 15:52:56
“如果没有介入,市场价格还会这样变动吗?”基金们关注基本面吗?普通投资者如何看待基金行为?这是商品投资中常见的疑问和担心。
争论之一 基金不影响价格
在上周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油料油脂大会”上,如何看待基金行为被列为一个来讨论。
“美国小麦价格泡沫在去年达到顶峰,基金因此而饱受责难。而当价格跌幅达到60%的时候,指数基金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持仓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指数基金只是导致问题的原因之一”,参与的分析师Joe Victor表示,但在去年出现商品价格泡沫之后,指数基金和其他投机者一样,遭到美国监管机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指责和监控。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这样认为。堪萨斯州立大学高级农业经济师Jay O’Neil表示,农民认为基金使得作物价格下跌;谷物买家认为基金使得他们的成本上升;购买并储存谷物的贸易公司认为基金活动导致市场波动过大,使得期货套期保值的保证金提高到无法负担的水平,期货套期保值变成高成本、高风险的买卖;期货价格大幅上扬还使得期货交易所提高保证金要求,并且可能给套期保值者带来严重的现金短缺难题,甚至降低买家购买谷物或大豆远期合约的能力。
汉丰华宇(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宇峰认为,基金对商品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超过商品本身的供求力量。“芝加哥大豆、小麦和豆油期货市场上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供应严重大于需求时,期货价格不仅不跌,反而持续上涨。”他表示,除了要商品本身供求关系以外,还需要研究这些基金的行为和形态。“对于每天芝加哥的盘面走势,大家首先要看的是基本面消息;没有消息时,要看美元指数、走势等,还要看场外热钱的态度。”
中国植物油公司总经理助理刘京认为,10年前商品价格的形成100%来源于供求因素,但5、6年前热炒生物能源时候,供求力量下降到80%-90%。而今天,基金的影响可能已经上升到40%—50%。
争论之二 基金不看基本面
Jay O’Neil介绍,他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大型跨国投资的纽约办事处任职,职务是“谷物专员”兼商品经理。在两年前的一次谈话中,这位朋友告诉他,该办事处的办公桌和银行里负责管理指数基金的4个人中间只隔了几张桌子。过去一年中,这4位指数基金经理从未问过他关于当前谷物市场基本情况。这说明:其一,指数基金根本不关心市场基本情况,他们只根据复杂的计算机技术分析模型来分析;其二,指数基金经理们完全按照计算机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买卖。
朱宇峰也认为,基金研究商品不同于其他投资者。“过去我们研究的是商品本身供求,但基金研究的可能是期货合约的供求,这也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当一个合约有1000手买单,但只有100手卖单时候,大家都知道资金会推动价格上涨。”
嘉吉投资(中国)中国植物油和植物蛋白贸易总经理周学军认为,大概从5、6年前开始,基金在市场上开始发挥显着影响,他也相信基金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而且是投资者分析市场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他还相信,一段时间内,基金会背离基本面而操作,但中长期来看,最终价格还是要回归基本面,所以基本面仍然是市场分析的核心。
“基金所谓的做与不做,最终都要回到基本面上来。”中纺粮油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彦超介绍,2006年至今纽约原糖期货市场表现即是证明。但就其他投资者而言,当基本面和技术面、资金面发生背离时候,他建议不去做多,也不去做空。“如果是小企业、小投资者,建议跟着技术和资金面走;如果是大企业,跟着基金面走会很被动。”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