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7月以来“打新”年化收益率达17%
查看完整版本:7月以来“打新”年化收益率达17%
2009/11/8 18:57:23

  官兵/图
  自今年7月新股恢复IPO以来,包括创业板在内已有17批新股上市。如果投资者每次都积极申购,则累计首日"打新"收益率高达5.72%,相当于17%的年化收益率,已接近2007年牛市"打新"27%的平均收益水平,但大多数中小投资者仍无缘分享这一成果。
  统计后发现,自7月10日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首发上市以来,至11月2日已经有17批次60只新股上市。假设某位资金充沛的投资者积极参与每一次申购,并在首日按平均成交价抛出,则4个月来其累计所获得的"打新"收益率高达5.72%,相当于17%的年化收益率。(注:中小板多股同时申购按平均收益率计算;创业板第二批申购与中小板10月21日批次申购冲突,特忽略不计)。
  从数据看,虽然4个月来上交所主板仅上市5只新股,但仍对"打新"收益的贡献仍占一半以上,仅中国建筑即贡献了1.5886%的单次收益,其后依次是0.52438%的四川成渝,0.3313%的中国中冶、0.2417%的光大证券以及0.2130%的中国国旅。由于主板申购均不存在冲突,投资者能从容申购所有新股,累计"打新"所获得的收益率高达2.90%,折合年化收益率8.7%。
  由于今年中小板申购均为多股同列申请,故按平均收益率计算。绝大部分批次的单次申购收益率均在0.1%至0.15%之间,其中以信立泰的0.3839%为最高,宇顺电子和星期六的0.06%为最低。4个月以来,9批次新股申购的累计收益率为1.33%,折合年化收益率4.0%。
  创业板共有3批次多股同列申购,也按平均收益率计算。由于第二批申购与中小板10月21日批次申购冲突,特忽略不计。按大多数投资者参与的第一批次和第三批次计算,则两次"打新"累计可获得收益1.52%,折合年化收益率4.56%。
  我们将上述三个数字相加,理论上可算出4个月来5.72%的实际收益率以及17%的年化收益率。然而,不少中小投资者对比自身4个月来的"打新"收益,感到差距很大。有位资金量在30万左右的投资者表示,自7月以来,除中签了一手中国建筑和500股博深工具外,均无斩获。以此计算,其收益率仅仅有1.7%左右,和实际情况相差很大。而某位资金量在100万左右的投资者计算也表示,其收益率仅有2.2%,也大大低于理论值。
  究其原因,乃是中小投资者在资金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中签率极低的股票均只能错失机会。例如,即使对于资金量在100万左右的中户投资者,集中申购任何一只中小板股票仍只有20%-30%的可能性;而新股申购不超千分之一的新规后,集中"打新"理财产品也逐渐淡出江湖,使得中小投资者通过集合资金,获取理论收益的途径也被堵死。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