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来,指从4597.63点跌落到4110.70点,累计跌幅11%,远高于两市综指跌幅同期水平,“补跌”成为近期深圳中小板的一个常态。
而本周一,随着证监会《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刚性利好救市政策的出台,两天来市场的大幅震荡,正在构筑着市场的“政策底部”。
与此同时,市场上还流传着三个有意思的说法,一是“中国股市大的底部历来是‘政策底’在先‘市场底’随后”;二则“中国股市历史经验表明‘当股指下跌50%时,随后的走势都是创出新高的’”;其三“当A股对应H股溢价30%以内时,都将触发反转(截至周二A股对H股溢价31%左右)”。
之所以在此谈论市场这三则有意思的市场判断,并不是想说对沪指3000点的争夺的意义要远大中小板指4000点,而是想表明,当前的A股市场已经进入极其敏感区域,市场如果反转或者大幅反弹,历史经验证明中小板指必然作为市场反弹的“急先锋”而有所表现,而如果市场继续深度滑落,“熊市惯性”必然形成,作为既无估值、成长优势又深受“大小非”减持的中小板市场,其补跌走势也自然会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盘跌而遥遥无期。
另外本周一个重要事件是一季度披露已经全部完成,基金持仓情况、配置以及增减仓情况,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加之基金被公认为是近期市场杀跌的主力,其重点增减持的中小板个股,对于研判中小板市场今后趋势至关重要。
其原因在于,中小板个股由于其市值偏小,很难使得其成为基金重仓前十名或减持前十名的行列之中,因此,作为2007年市场“拐点”后列入基金首批重点持仓增名单的中小板个股,其命运必然会天壤之别。
首先,基金重点增持的中小盘个股,即使市场不断破位,其防御型特性也会明显强于重点减持的个股,而遭减持的中小板个股,即使市场好转,也由于机构资金运作周期的问题很难再受重视,其表现也会弱于同类其他个股。其次,中小板个股能够跻身基金重点持仓个股之中,指导性更强。因为中小板市值规模较小,意味着基金不会面临诸如金融、地产、钢铁这类大市值品种建仓后难以控制的尴尬。
根据基金一季度持仓,可以统计得出,一季度基金重仓持股中,增仓显著的有11家,按照增持规模大小分别为苏宁电器、双鹭药业、同洲电子、石基信息、传化股份、鲁阳股份、生意宝、广电运通、宁波、天马股份和华兰生物。对比减仓显著的个股共15家,按照减持规模由大到小分别为大族激光、中泰化学、新和成、荣盛发展、宁波华翔、科华生物、横店东磁、广州国光、青岛软控、武汉凡谷、思源电气、金风科技、九鼎新材、绿大地和万力达。其中孰优孰劣,相信投资者可以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