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创业板开闸不仅带来了行情,也带来了一只只排着队上市的新股。不过,这场两年后卷土重来的"新股潮"并未催热曾经火爆一时的打新理财产品市场,不仅打新产品寥寥,连理财经理也以"操作麻烦"为由,给出了"谨慎购买"的建议。
"操作太麻烦了,不推荐!"尽管中信银行"新股支支打"的广告一时间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报章上,该银行的理财经理却对频频上门咨询的客户"谨慎推荐"。
曾以169天创造年化收益率57%打新业绩而名噪一时的中信银行,在新一轮"打新潮"下按捺不住重出江湖的冲动,将老品牌"新股支支打"升级,再度推向市场。可找上门来的客户为何不要?理财经理徐先生在的再三追问下道出了实情:"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款理财产品既麻烦又没收益。"
原来,所谓的"新股支支打",并不是把钱交给银行统一调配打新,而是直接把自己的证券账户交给银行打理,在新股密集发行时期为投资者下达申购、卖出交易指令。这意味着,客户不仅要将第三方托管转至该银行,连开户券商也要换成银行指定的中信证券。此外,购买"新股支支打"理财期间,客户自己是无法用该证券账户炒股的,这一点着实让不少本想背靠银行坐等收益的投资客们接受不了。
"证监会对打新资金限制以后,资金量的大小对中签率已经没什么影响了,你自己打新和我们帮你打新的效果其实一样。"许先生表示,这款打新产品实际上只适合没时间打新股的"忙人"和没空理财的"懒人"。
业内人士称,证监会在今年8月出台的IPO新规直接改变了打新理财产品的低风险、高收益,单一账户网上申购量不得超过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这让以往资金量越大中签率越高的优势荡然无存。此外,以前银行发行的打新理财产品都是委托信托公司以专门的信托计划去运作,而前段时间有关部门叫停信托公司开设证券账户,也间接造成了银行打新理财产品的"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