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揭秘海归“创富基因”
查看完整版本:揭秘海归“创富基因”
2009/11/6 17:43:50
  梳理了创业板海归新富的传奇经历之后发现,与其说他们发现了造富秘籍,不如说他们以自身奋斗再次验证了成功的真理:负笈万里的海外求学经历奠定了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基础,加上执着创新、敢为人先、持之以恒,终成商界传奇。正是有了知识、创新、恒心这些"创富基因",海归们才在各行各业演绎出了财富传奇。
  原创技术是创富之源
  也许所有的致富模式都可以复制,但为什么富人总是少数?从三十余位海归新富的创业经历中,你会发现,掌握原创技术是别人无法轻易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按照创业板首日收盘价,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已拥有1.7亿元财富,他也是一名海归,在德国萨尔大学电子技术系系统理论实验室作访问学者时,德国学术的严谨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曲道奎成立"新松机器人"时,就下定决心,"我就是要建一家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
  9年来,该公司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余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创业板上市首日,"新松机器人"缔造了3名亿万富翁。
  上海麒麟上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钟麟分析,目前只有28家企业赶上了创业板头班车,但创业板目前仅仅是个开始,"造富运动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中国目前最缺乏的是原创的技术,山寨的产品太多。"我一个朋友,做电容生意,一年利润一两千万元,但怎么也做不大。"因为相比索尼等公司每年几十亿美元的研发,山寨只能抄袭。"花几元钱买个产品,照猫画虎就开始生产了。但是他10年也才赚一个亿。"
  没有原创技术的公司,永远没法上市。钟麟分析说,"随着创业板造富神话扩大。只要有想法有技术,企业上市短期就创造出亿万富豪。"创业板目前上市和中小板的区别尚不明显,一两年后,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创业板,成为众多精英企业家的追逐目标。中国未来如果有2万家企业上市,即便90%的企业退市,留下2000家成功的企业,创业板也是成功的。
  创业者永远在路上
  海归周艾钧是本期聚焦中最特别的个案--他与创业板造富神话擦身而过。当他当年一手创建的网宿科技成为创业板炙手可热的明星时,这个提前"下车"的海归没有纠缠错过的机会,而是默默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方兴未艾,而中国还只是停留在ISP(服务提供商)的基础阶段。当时正留学美国的周艾钧看好IDC业务,毅然决定回国发展。
  2000年,他与人按各自持股50%的比例,合资成立上海网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网宿有限),成为国内IDC业务的拓荒人之一。公司最初的业务伙伴主要为国外客户,为新进入中国市场的互联网企业提供托管和增值服务,周艾钧的海归身份为此提供了便利。公司在其后的两年运转正常,周艾钧也两次增资。
  然而,随着新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网宿有限也因此陷入困境。新加入公司任首席运营官的刘成彦,经过资本运作成为网宿新任掌门,直至登陆创业板上市。
  "不想再谈论这方面事情,现在说这个网宿科技也没有什么意义。"周艾钧态度坚决,无论是什么原因,中途"下车"与财富擦肩而过的遗憾已成往事,但其当初的眼光得到了证实。
  如今,周艾钧走在第二次创业的路上,也渐入佳境。他创建的上海久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美国Array Networks公司系列产品的总代及中国地区总分销,是美国WatchGuard公司的核心代理商,公司业务涉及金融、证券、教育、政府等行业。今年5月,周艾钧向母校上海师范大学捐赠了价值30余万元的vpn设备,以解决在校外查阅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难题。
  已经成功上市者,也不是高枕无忧,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甚至还有些如履薄冰。他坦陈:"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
  海归行行出状元
  与土生土长的"中华鳖"富豪相比,海归的创业构想专业性、技术性明显更强,大多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例如,风电类型的新能源开发及其辐射行业、通讯设备主件、节能环保行业、加入现代商业元素的新农业以及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
  探路者董事长兼总经理盛发强从中南工业大学测绘专业毕业后,发现远行才是自己的挚爱,在遍及世界各地的旅程里,这个测绘专业科班出身的人深感"中国为啥没有自己的优质户外装备?"从而创办中国第一个高端专业户外用品品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盛发强与探路者一路同行,直至登上创业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华谊兄弟作为一个文化创意企业,以9名亿元富豪的成绩成为孵化新富最多的创业板企业,显示出海归在文化精神领域创业的优势和逐步成熟。
  除了行业,还试图从创业动机、时代、经历等更多的角度解析海归新富的致富密码。较之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富豪,海归创业的动机已经从穷则思变转变为追求人生价值。从出生年代来说,大部分"60后"老总已功成名就、修成正果,"70后"正日益成为海归创业的主力军;在经历上,他们事业的起伏与改革开放的脉络平行并进;作为时代的见证者,他们财富传奇的背后,正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强民富的时代集结号。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