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难,最难在于第一步:找装修。而这一步又是影响全局的最关键环节。找来几位装修“过来人”,大家在一起吐苦水谈经验,“找装修”这一大难题或许可以在探讨中找到解决方案。
热心也得分对象
香古子
W君,海归博士,我家亲戚,准确地说是前亲戚,刚回来参加祖国建设那会儿,还是很得我家尊敬的。他们小夫妻买了房子要找个靠得住又比正规装潢公司便宜的装修队,我爸就把老H介绍给他了。这也不能怪我爸太热心,是W君指名要找给我家装修的人。亲戚朋友间共享此类口碑信息哪会考虑太多,人家放弃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优越前途,来到陌生的上海,一个小忙我们能不帮嘛。
老H是我的第一套房子装修时认识的,赶上福利分房的小尾巴分到套偏远地区的小公房,不打算大折腾,我爸问道于小区保安,获得了“要装修,找老H”的宝贵信息。老H领着一群老乡来沪打工,此人颇有经营头脑,不几年,混成了物业公司的外包工程队,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顺便接接私房装修。说实话,他们的活儿略为粗糙,设计肯定也是谈不上的,好在态度良好,价格公道,最打动我们的是住得近,老H拍胸脯承诺,以后有问题随叫随到。后来他也确实做到了,一来二去,就熟了,我爸跟他聊得还挺投机,用《士兵突击》里成才的话说,“处”成了朋友。我家几户人口的房子都是交给老H弄的,满意度80%,我们都不是很挑剔的人。
为W君装修,老H有点不太情愿,原因无他,路途遥远,要横渡黄浦江,跨越三五个区。不过同时海归博士这么大的来头相当地吓了他一跳,受淳朴的学历崇拜症影响,遂慨然允诺,一定尽力。
随后的具体进展我就不太清楚了,只听说我爸的耳根不得清净,两边都时常来告状。W君与我家属姻亲关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以前只见过两次,了解有限,听了几次电话投诉后惊觉:对呀,人家要是不精细、不完美主义,怎能读到留洋博士,而且是医学博士,拿柳叶刀的。我爸就进入老娘舅角色,一边好言安抚老H,一边敲打他提高施工质量,向国际水准看齐。
老H呢也有万般委屈,W君无数次为了一点点瑕疵命令大面积返工,当初老H开的是“友情价”,眼看着工期越拖越长,有亏本的危险。老H明里暗里提了几次,要加点钱,W君就怒了,怎么没有契约精神呢,素质很低呀!“清包工”,材料都由W君亲自采办,医院工作忙闲不定,忙的时候,下一道工序的材料断顿,师傅着急,跑去建材市场买了些样品回来,W君却一律不予采纳。他其实是外行,自己买来的东西性价比反而差,师傅们就有点情绪,听出业主话里话外不信任他们。情绪传到老H,他是“顺毛驴”的脾气,觉得人格受到侮辱。
最后工程胜利完成,我爸被请去主持结账仪式。分歧据说还包括一盏餐桌灯,就是那种从天花板上低垂下来专照菜盘子的,电工师傅不懂洋派情调,担心装那么低会撞到用餐人的脑袋,就擅自把吊杆截短了。W君一见,大发雷霆,坚持要师傅全额赔偿,重新买个新的装上了。那价格对师傅来说是相当肉痛的。
我爸添了麻烦还落了埋怨,再不敢随便给亲戚介绍装修的事了。后来W君与我们家族的姻亲关系解除了,听说离婚重要原因之一是对金钱价值的理解,我就不搬弄了,读者朋友可参照天涯社区的“极品”帖子领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