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每月理财聚焦"将话题对准银行理财产品,详细介绍其产品分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投资建议。不少读者来电表示,原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概念模糊,也没有任何投资头绪;看完系列后,对各类产品都有所了解,投资时较能做到心中有数。
截至上周末,推出的银行理财产品调查活动结束。参与调查的读者中,有58.33%的人手上持有银行理财产品,低于基金67.06%、黄金近90%的持有率;有42.04%的人出于"风险较小"而选择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可见稳健性是其最大吸引力;但具体到产品挑选时,还是有52.08%的投资者最看重"预期收益率"这一因素,而且普遍期望在5%-8%之间,高于目前市场上产品4%左右的平均收益水平。
稳健是最大魅力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58.33%的持有率,理财专家表示,这一方面与理财市场环境有关,当前利率处于较低水平,证券市场、黄金市场的投资机会不少,从而削弱了理财产品的关注度;另一方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起点较高,也限制了投资者的数量。
从投资比重来看,投资者持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比重普遍不高,有36.46%的人持有比重在0-10%之间,仅有5.21%的人持有量超过30%。按照专家的建议,银行理财产品的持有比例应因人而异,激进型投资者的持有比重一般在10%以内,而稳健型投资者最好在20%-30%之间。
当被问及"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理由是什么",42.04%人选择"风险较小",其次是"可保本",比例为22.29%。同时,在"您更愿意购买哪种风险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回答中,73.96%的人选择"保本浮动收益型",可见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出发点多为"风险小,最好可保本"。银行有关人士指出,与基金、黄金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最大魅力就是风险小,虽然大多数理财产品没有承诺保本,标明的只是预期收益,但从历史经验来看,绝大多数产品都能实现预期收益,出现本金亏损的更是凤毛麟角。
对收益不宜有过高期望
与追求稳健的出发点不同,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还是与选择其他投资方式一样,将预期收益率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调查显示,有52.08%的人更看重"预期收益率",而只有10.42%的人会重点考虑"投资标的"。
不仅如此,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多少,才能达到您的预期"一题的回答中,有52.08%的人期望值是5%-8%,高于目前市场上产品4%左右的平均收益率。
分析人士指出,这体现了投资者的普遍心态:风险越小越好,收益越高越好。不过,这两者就像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从投资的角度来说,风险与收益总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亦然。投资者出于"风险较小"的原因而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就不应该对其收益率有过高期望,否则很难达到预设的理财目标。
理财专家表示,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更需要考虑的是其安全性和流动性。一方面,关注产品的投资标的,了解资金去向及可能的风险,是本金、预期收益率是否有保证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应考虑产品期限,短期理财产品流动性强,更适合短线闲散资金进入。
投资前应听取多方意见
"最终确定购买哪款银行理财产品,决定因素是什么?"该题回答分布较为分散。选择"自己的主观判断"的最多,达36.46%;紧接着是"机构的评级"、"理财师的建议",均为23.96%;也有15.63%的人听从"朋友的推荐"。专家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投资前多方听取意见,方能做出正确选择。
首先是自己需要对产品全面了解。投资前除了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还应当与银行理财师深入交流,说明自己的风险偏好和理财目标,从而确定"应投资哪一类产品"、"应投入多少"等等问题。其次,机构的评级、理财师的建议应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各商业银行均对旗下理财产品的风险进行评级,理财师也会根据您的个人情况作出推荐,这些专业因素能帮助选出"最适合的产品"。还有,朋友的投资经验也可作为投资参考,他们可提供更为直观、易懂的资金投入、收益及风险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