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养老无忧靠理财 选对品种安享晚年
查看完整版本:养老无忧靠理财 选对品种安享晚年
2009/10/27 9:03:26
  老年人退休之后最大的开支来自治疗疾病、旅游和日常保健。针对这三大问题,我们不仅可以依靠存款储蓄、投资收益,而且还可以借助其他投资理财产品,
  对于老年人,退休之后最大的开支来自治疗疾病、旅游和日常保健。针对这三大问题,我们不仅可以依靠存款储蓄、投资收益,而且还可以借助其他投资理财产品,通过这些投资回报,或多或少都是一种补助。
  把握"稳健第一"原则
  在股票、基金市场,老年投资者不在少数,证券公司交易大厅里的"银发一族"早已成为一道都市风景。如今在上海,许多老年人在晨练、早饭过后,直接到股票交易大厅"上班";每到新基金发行时,在银行排队的也有不少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可见,老年人的投资理财欲望是十分强烈的。老人的投资应以稳健为原则,健康、精神快乐第一,财富增值第二。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应该首选保本且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这样可以使得老人对于理财不必操太多的心,而一些专为老人设计的理财产品也值得关注。
  从2007年开始,上海银行与市老年基金会、市老年学学会共同策划并组织实施"百万老人刷卡无障碍计划"。其为养老金客户专门创设"慧财"人民币养老无忧理财产品,目前已发售三期,累计发售金额达5.5亿元,其保本保收益的产品特性,受到了老年客户的热烈追捧。有些银行则会在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的时候,向老年人进行推荐。由于储蓄国债(电子式)具有无纸化、收益安全稳定、按年付息、自动兑付到账的特点,是一款非常适合老年人投资的金融产品。
  规避风险勿走极端
  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静安区法院曾经审结过一件因投资理财不当引发的纠纷案,老人的诉请被驳回。一位老人购买了一款"**基金宝"理财产品,理财时间为一年,收益率为8%-25%,上不封顶,合同中还用黑体字提示"同意接受本理财计划的投资方案与资产运作方式,愿意承担投资风险"等内容。谁知一年后该产品亏损2万元,刘老伯将银行告上法院,他认为在一年里银行未让自己知悉真相,告知风险和按约支付投资收益,导致他蒙受损失。而银行则辩称,理财条款上已经写明该产品不保本。法院认为,原告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对投资风险有清醒认识,由于他没有仔细阅读协议内容,应视为放弃知情权,责任在原告。
  其实,许多老人都担心自己晚年的生活费不够用而"铤而走险",就像在医疗费用的估计上,有不少人会觉得存够100万元才能放心,而实际上这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完成的指标。如果说每个人都应该对医疗费用有所打算,那么在其他一些开支上,就未必人人需要了。比如餐饮费用就因人而异,每天山珍海味并非每个人的梦想;又比如旅行花费,对于没有这种爱好的人来说,也可不必多此一举。因此,为了筹足"理想"的养老费用,而牺牲当前的消费能力是"消极型"人群常犯的错误。为了投资而投资,只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充满了投资风险。一个好的理财目标既要做到明确化,明确期限与数字,更要结合自身的经济、健康等具体情况,合理一些,适度一些,而不要过于自悲或盲目求大。
  兼顾流动大有窍门
  老年人理财,向来是理财市场的难点,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不稳、稳定收益理财产品抢手的背景下,老年人理财更是不知如何选择。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都希望拥有一个美好的晚年,当疾病出现时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且不至于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开销。因此为了应急,老年人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应以短期投资为主,特别是要选择保本且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期限最好控制在1年以内。
  老年人在现金管理方面,储蓄虽然不是很好的增值方式,但还应该是老年人理财的重点。其实,储蓄也是大有讲究,并不是直接把钱交给银行了事,掌握一些小的技巧,可以获得很多额外的收益,如"流水储蓄法"、"递进式储蓄法"等。除此之外,还有货币市场基金等,其收益与三个月的银行存款差不多,而支取则要灵活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银行存款复利生息、房地产保值增值以外,还可以购买具有返还性质的保险险种,比如分红形式的两全保险、养老金保险或万能险等。不过专家建议在投保这类产品之前,先安排好诸如健康险、意外险等保险产品,毕竟对家庭经济产生影响最为直接的还是疾病、意外导致的身故或大笔的医疗费用,安全退休离不开这些定心丸。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